首颗商业应用卫星通信卫星修改版1.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颗商业应用卫星通信卫星修改版1

首颗商业应用卫星-通信广播卫星目录通信卫星概述通信卫星的种类“斯科尔”和“国际通信卫星1号”通信卫星的系统组成通信卫星系统的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信卫星概述通信技术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通信:在两个或多个位置实现信息的传输、接收和处理。 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都会对整个社会以及每一个人带来极大的影响。古代:烽火台、鼓、鸣“金”、书信等近代:电报、电话等现代 有线通信:光纤、电缆。 无线通信:短波/超短波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地面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通信技术的目标及限制 终极目标: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多的节点完成任意大数据的交换。 通信技术的发展总是向着这一理想目标靠近,在实现过程中要进行实时性、传输距离、传输带宽等各方面的权衡。 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代表,相对于有线通信网来说,具有使用地点灵活,架设简单,建设成本低等各方面的优点。 无线通信最大的约束:地球是圆的。A点与B点位置足够远时,地球将阻挡无线信号的直接传输。通过C点的信号中继,A点与B点可以完成信号的间接传输。C点信号中继的作用范围取决于C点转发器距离地面的高度。C点转发器的高度越高,覆盖范围越大。人类目前能实现的最高转发器:卫星理论上,三颗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就能覆盖全球。通信卫星的覆盖通信卫星的覆盖面积并不是简单的地球与卫星之间的几何关系,还需要考虑卫星的辐射功率。通常用卫星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等值线图来表示通信卫星的发射覆盖区域。EIRP表示卫星辐射能力的物理量,单位dBW。下图给出了“中星6B”卫星(115.5°E)的EIRP等值线图,单位dBW。几种常见波束覆盖区域示意图静止卫星覆盖范围的确定星下点:卫星与地心连线和地球表面的交点位于卫星的垂直下方赤道上空的卫星其星下点在赤道上用星下点来表示GEO在轨道上的位置(用经度来表示)方位角、仰角和站星距的计算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标准,将卫星天线的指向偏东或偏西调整一个角度,该角度即是所谓的方位角。仰角:天线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地球站的经度和纬度分别为?1和?1静止卫星星下点的经度和纬度分别为?2和0经度差?= ?2-?1纬度差为?1 -0= ?1站星距离: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通过星地的距离,结合卫星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参数,就可以判断地球上某地面站是否处于覆盖区静止卫星观察参数图解通信卫星发展简史卫星通信之父 Arthus Clarke:1945年,Wireless World上发表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通信时代的开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第一颗通信试验卫星:1958年12月,美国NASA发射“SCORE”广播试验卫星。1960年8月,美国NASA发射“ECHO”,首次完成中继通信。1962年7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发射“TELESAT-1”低轨通信卫星,奠定商用通信卫星技术基础。通信卫星发展简史1962年11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发射“RELAY-1”实现横跨太平洋的美日之间的电视转播。以上卫星由于受运载火箭的能力限制,均为低轨道卫星。1963年7月,美国NASA发射“SYNCOM-2”,实现同步轨道的信号中继,使建立稳定的卫星通信线路成为现实,至此卫星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方式取得稳固的地位。1965年4月,美国发射第一颗半实用,半试验的同步轨道静止通信卫星“INTELSAT-1”,正式为北美和欧洲之间提供通信业务,标志通信卫星进行实用阶段。通信卫星发展简史20世纪70年代,提供卫星广播业务。20世纪80年代,提供海事卫星通信服务。20世纪90年代,提供航空通信,陆地移动通信和个人卫星通信服务。1998年11月1日,第一个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开始商业运营(第七周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低轨道小卫星通信系统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物流、军事、灾害等各个不同领域具有应用的需求。通信卫星的种类按卫星形状分,有球形卫星、箱形卫星、圆柱体(套筒式)卫星、锥顶圆柱体卫星、多棱柱形卫星、风扇行卫星等多种按姿态稳定方式分,有自旋稳定卫星和三轴稳定卫星。按卫星重量分:种类重量(kg)巨卫星3500大卫星1000中型卫星500~1000小卫星100~500微小卫星10~100纳卫星1~10皮卫星0.1~1飞卫星0.1SNAP-1 Nano-Satellite清华大学的“纳星”一号皮卫星卫星轨道开普勒定理 假设地球是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球体,忽略太阳、月球和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忽略大气阻力,卫星运动服从开普勒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一定理(1602年) 小物体(卫星)在围绕大物体(地球)运动时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并以大物体的质心作为一个焦点 开普勒第二定理(1605年) 小物体(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其中:a是半长轴,开普勒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