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一起追过科学新闻(上).docVIP

这一年,我们一起追过科学新闻(上).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一起追过科学新闻(上)

这一年,我们一起追过科学新闻(上)   2012年过去了,但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的编辑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科学故事。   在这份年度最佳科学新闻榜单上,前两个故事曾让小编们通宵达旦地加过班:2012年7月4日凌晨,他们在网上收看视频直播,那一边在日内瓦,物理学家们正在举行发布会,宣布发现了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希格斯玻色子;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小编们又熬了个通宵,这次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探测器于8月6日一早(美国东部时间)登陆火星。   当然,也有一些夺走小编美梦的故事,则是因为它们的可怕影响。2012年6月,研究人员在两份争议性论文中描述道,禽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突变,以使其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如果全球流感大流行还不足以让小编们睁眼到天亮,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已从一个遥远未来的理论问题,变成明确和现实的危险。一些最新研究将今年创纪录的热浪和干旱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挂上了钩;2012年9月,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已创下史上最小纪录,比此前的纪录减少了近20%。   不只是焦虑和恐惧让小编们辗转反侧。其他故事之所以能够登上榜单,是因为它们让小编们昏昏欲睡的脑袋中充满了令人着迷的问题:我们很快就能去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现的、离我们只有几光年远的星球参观访问吗?是什么导致了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相遇并交配,这个奇特亲戚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在现代人的基因中已经终结了吗?   这里只有一个故事似乎不值得小编们为此损失他们的睡眠。尽管考古学已提出相反的证据,但一些现代神秘主义者仍然声称,古老的玛雅预言将在2012年12月21日准时到来。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安然度过这个“世界末日”。   1.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有助于对物质的理解   梦寐以求的玻色子使物理学标准模型功德圆满   为一场物理学讲座召集满满一屋子人已经够难的,更别说通宵排队了。但在2012年7月3日晚上,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核中心(CERN)主礼堂外,科学家们却牺牲自己的宝贵睡眠排起了长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一个席位,准备亲耳聆听美??加州大学粒子物理学家乔·因坎德拉宣布这些年来最重大的一则物理学新闻。   第二天早上9时,主礼堂内水泄不通,因坎德拉以成堆的图形图表开始演说。他解释说,数据中的光点代表质子束在CERN庞大的粒子对撞机中与另一个相撞时会发生什么情形。这个数据中埋藏着的一个光点,代表着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亚原子——希格斯玻色子。   因坎德拉没有让人失望,他告诉焦急的观众:“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是比较明显的。”他点击到下一张幻灯片,光点变大了。它就是希格斯粒子。房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许多方面,CERN的那一刻达到了数十年科学追问的顶峰。发现希格斯粒子意味着物理学家们终于可以成功地解释为什么宇宙看起来会是现在这幅模样。他们基于亚原子尺度的宇宙框架终于得以圆满。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有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他们就能开始描绘未知的领域,从空间和时间的额外维度到数量巨大的伴随着已知粒子的各种神秘粒子。   希格斯粒子是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解释质量。它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希格斯场是宇宙在大爆炸后没有保留海量无质量粒子的原因所在。   宇宙诞生后仅仅几纳秒,一个渗透到所有空间的场就开启了,这就是希格斯场。突然之间,周围呼啸而过的某些粒子撞上了希格斯场,如弹珠滚过蜂蜜般放慢了速度。这种减速赋予其质量。一旦它们有了质量,并能适当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就能凝聚成原子和分子,从而形成从恒星到人类的一切事物。   但仅有某些粒子能减速,像光子这样的其他粒子,可顺利地通过希格斯场,因此仍然没有质量。   所以,难怪物理学家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追寻希格斯粒子。但是,科学家们无法直接指认希格斯场,他们只能通过检测希格斯玻色子来推断它的存在。玻色子是一种与力紧密相关的粒子类型,希格斯玻色子也与希格斯场相伴相生。   在宇宙大爆炸140亿年后的今天,观察希格斯玻色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粒子加速器中通过高能撞击产生一个这样的粒子。几十年来,没有人能拥有足够强大的机器来生成所需的能量。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进行过尝试。根据爱因斯坦方程“E=MC2”,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以足够高的能量,或者说以接近光速轰击两个粒子,就可能造成更大质量粒子的出现。   Tevatron实验帮助科学家缩小了希格斯粒子可能拥有的质量范围,但它仍没有让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松上一口气。每万亿次的质子碰撞,也许只有一次能创建出罕见的、不稳定的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能迅速衰变为其他类型的粒子。   从500万亿次质子碰撞的碎片烟雾中,两个探测器都曾独立地发现了希格斯粒子衰变的迹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