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金黄地鼠弓形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一例金黄地鼠弓形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摘要 介绍一例金黄地鼠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黄地鼠;弓形虫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74-01
弓形虫病,又叫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其病原是弓形虫,可以侵害各种家畜、家禽以及人类。同时,弓形虫也严重危害实验动物的健康,从而干扰动物实验,如延长免疫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等,《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监测国家标准》规定弓形虫是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寄生虫。弓形虫对实验动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其生殖器官方面的损伤,可以导致雌鼠卵巢充血肿大,子宫的充血水肿和输卵管的肿大,使小鼠的受孕率显著下降,产仔数也显著减少;小鼠在孕前感染弓形虫,将严重影响胎鼠在子宫内发??,甚至导致流产和死胎,有时会发现畸形胎鼠,对出生的阳性小鼠免疫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应用125I标记弓形虫感染小鼠,动态观察125I标记弓形虫分布,发现弓形虫可经胎盘感染小鼠。弓形虫感染通过母鼠血液循环感染胎鼠,并不是直接侵入胎鼠组织,此外,感染母鼠的胎盘、子宫和阴道均有弓形虫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使胎鼠感染,并且母鼠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都可以将弓形虫传染给胎鼠。对于感染弓形虫的雄性小鼠,其睾丸、附睾、输精管和前列腺有一定程度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精子的密度和精子的活力也显著下降,说明弓形虫感染对雄性和雌性小鼠的生殖机能都有一定程度影响。
该文根据疑似弓形虫感染的金黄地鼠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诊断送检的金黄地鼠感染了弓形虫,提出了防治措施,关于金黄地鼠的弓形虫病报道较少,现报告如下。
1 患病动物
2012年9月,由江源某养殖基地提供15只患病成年金黄地鼠,其中雌鼠10只,雄鼠5只。
2 临床检查
送检的15只金黄地鼠均为成年鼠。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聚堆嗜睡,呼吸加快,被毛蓬松粗乱、黯淡,行动迟缓,部分伴有腹泻症状。
3 病理解剖检查
对送检的金黄地鼠进行剖检,观察并记录其病理剖检变化。
送检金黄地鼠的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质器官的损伤和坏死。在肺脏表面可见灰白色的小坏死灶,切面湿润流出白色泡沫状液体,有水肿的变化;肝脏和肾脏稍肿胀,质地脆弱,肝表面可见黄白色小坏死灶;脾脏有灰白色小坏死结节;肠道出血,肠黏膜潮红,内容物颜色发暗;部分雌鼠的子宫稍肿大充血,输卵管稍肿大,雄鼠生殖器官眼观无明显变化;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4 病原学检查——姬姆萨(天青—伊红)染色方法
姬姆萨染料是天青(蓝2号伊红 AzurII Eqsin)和天青(蓝2号)合成的。姬姆萨红染料(Giemsa,天青-伊红)染液配制:姬姆萨红染料(粉末)0.5 g(或7.5 g),甲醇(AR)33 mL(或500 mL),甘油(AR)33 mL(或500 mL)。先将姬姆萨染料放入乳钵中,逐渐倒甘油研磨使其溶于甘油中,置于56 ℃水温箱内90~120 min,再加入甲醇,摇匀后放置室温阴暗处,时间越长越好,过滤后或不过滤即可使用。
染色步骤:①先用甲醇固定盲肠黏膜表面刮取物涂片2~3 min。②将固定好的涂片放置在染色架上,滴加姬姆萨使用液,染15~30 min。③自来水冲洗涂片,室温干燥镜检。
病原学检查结果:取盲肠黏膜表面刮取物制成抹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后做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弓形虫滋养体,呈月形、弓形。
5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病原形态学检测确诊送检金黄地鼠感染了弓形虫。
6 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常单用或联用磺胺类、乙胺嘧啶、螺旋霉素及氯化林可霉素等药物治疗弓形虫病,一般以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联合用药为主。但是上述治疗方法疗程长,毒副反应较多,无法根治病情,复发率偏高[1]。为此,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抗弓形虫药物。1988年,Chang et al[2]已经着手研究阿奇霉素抗弓形虫的作用,后来Huskinson[3]和Derouin[4]证实该药可以杀灭各种类型的弓形虫滋养体和包囊,且与乙胺嘧啶或磺胺嘧啶合用具有协同作用。1998年,沙红首次用阿奇霉素治疗弓形虫成功。1999年,何爱珍等[5]研究了阿奇霉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结果。丁贞英等应用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干扰素加复合VB和VE联合治疗284例弓形虫病患者,有效率达到91.9%。赵艳军等用甲硝唑治疗98例弓形虫病患儿,疗效显著,其副作用明显低于SD。于振华等[6]用弓形虫RH株感染昆明小鼠,设计氯喹治疗小鼠弓形虫感染,结果显示有效。
联合用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