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被那些误导消费食品标签忽悠了!
别被那些误导消费食品标签忽悠了!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等说明,可能是厂商最常用的误导性小花招之一。当你在超市里放下一盒普通食品,转而拿起另一个标有“无脂肪”或“全天然”的盒子时,你可能已经上当了。
按规定,食品标签上不得出现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描述或介绍,但厂商经常打出漂亮的擦边球。毕竟,消费者对食品标签存有不少误解。美国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近59%的消费者搞不懂食品标签的真正含义。下面列出了若干种最常见和最具误导性的字眼,看穿它们,就能在超市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了。
“全天然”
不要被这个词愚弄,它并不意味着其中所有东西都来自大自然。“全天然”是商家推出的宣传用语,并非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标志。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完全没有给“全天然”下过具体定义,只要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人工香料或合成物质是合格的,商家就不会惹来麻烦。
因此,贴有“全天然”标签的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剂或注入盐分。“有些天然产品含有高果糖浆,厂商会说,这些都是玉米的成分而无碍健康”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立法委主任Stephan Gardner说,这就是商家所谓的“解释”,简直是一派胡言。
“杂粮”
喜欢购买健康面包和饼干的消费者,会比较留意标签上是否写着“全谷物”或“100%全麦”。全麦(包括小麦、大麦、燕麦等)由于保留了麸皮中的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因此营养价值更高一些,比那些精制粮食有更多的纤维素和营养元素,精制过程实际上洗脱了谷物的那些对健康更有价值的成分。
不过,并不是所有颜色较深的面包、饼干都意味着健康。它们中有些是用焦糖着色的,并非全部由全麦制作,比高度精制的白面包优质不到哪儿去。真正的全麦面包中有很多小粒麦麸,肉眼就能看到,口感粗糙。如果遇上口感细腻的“杂粮”面包,你就得看看成分表上更多的内容了。
“未添加糖分”
如果你对食品所含热量及糖含量特别关注(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或者为避免血糖过高),你可能特别选择那些标识有“未添加糖分”的产品。
但是,???乎所有的食品,包括水果、牛奶、麦片和蔬菜,其本身就含有糖分。因此,尽管这些商品声称没有添加糖分,它们仍还有自然糖。并且,那些所谓的“未加过糖分”的产品,仍然可能包含某些添加成分,如麦芽糖糊精——一种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它们以单糖或更复杂的交联淀粉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升高血糖。因此,“未添加糖分”并非意味着此产品是“无热量”或“无碳水化合物”的。
“无糖”
无糖并不意味着这一产品含有更少的热量,其实它的热量可能反而更多。每100克或100毫升液体食品中,只要糖含量小于0.5克,即可称为“无糖”,而它们可能还包含着其他形式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这其中常包含糖醇,这是一种低热量(大概8.4焦耳/克,而糖的热量是16.7焦耳/克)的东西,你要仔细看看标识,检查一下这些“无糖版”的是否比常规的那些真的好些。(常用的糖醇是甘露醇、木糖醇或山梨醇)。
小心:糖醇可导致腹泻,不要在久坐不动时大量吃这东西。
“不含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对心脏不好,理想的摄入量是零。“实际上,号称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产品其实不是零含量,而是每100克或100毫升产品中含量小于0.5克。”加德纳说,“而如果消费者吃下两份产品,则会得到累计的效果。”
同时,你还要仔细检查成分表,如果有“氢化油”或者其缩写,那么就是说仍然存在反式脂肪酸。
“增强免疫力”
这是制造商爱用的误导性词汇之一。如果产品中含有维生素,厂商就喜欢用“调节免疫力”或“增加免疫力”这些字眼,从而给这些产品增添了一个“保健”的光环,而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这是一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因为如果厂商更明确地指出产品有医疗或药理作用,就会触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联邦贸易委员会这类机构的严格审查。
2008年曾有一宗围绕维生素产品Airbone的诉讼,最终以厂商支付2330万美元调解费收场。原因是该产品的标签写着“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且作为防感冒药销售,结果又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自己有效。
“放养”
那些在标签里声称是自由放养的鸡,真的靠谱吗?你吃的真的是在农民的粮仓周围溜达着长大的禽类吗?以美国农业部的定义为例,其中对“放养”的规定并不严格,家禽在户外溜达的时长、范围、运动量都没有具体规定。
“放养一词让你以为吃了在野地里长大的家禽,”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营养学家,《先看再吃》一书的作者,Bonnie Taub-Dix说,“其实,那只是说,这些家禽曾经在室外呆过。”
“不含脂肪”
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误导性标签。当人们认识到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时,市场里就充斥着大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标准图集-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VIP
- T/CSWSL 036-2024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pdf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