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博园 探源华夏文明脉络 助力敦煌文博盛会.docVIP

敦煌文博园 探源华夏文明脉络 助力敦煌文博盛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文博园 探源华夏文明脉络 助力敦煌文博盛会.doc

敦煌文博园 探源华夏文明脉络 助力敦煌文博盛会 时 间:2016年7月18日   地 点:甘肃省渭源县   主持人: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   何晓云 中共甘肃省渭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朱 鸿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张天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博士生导师   杨 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副教授,文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   卢法政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人大主任,作家   张振宇 中国甘肃网总编辑   李迎新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作家   王文元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专栏作家   刘培文 中国甘肃网记者   军 政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白晓霞 甘肃省渭源县副县长   田学忠 甘肃省渭源县文广局、旅游局局长   何全文 甘肃省渭源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杨 斌 甘肃省渭源县博物馆馆长   何晓云 中共甘肃省渭源县委常委,   渭源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因此而得名。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渭源古城首阳亦是古丝绸之路东线南路重镇。渭源县境内不仅有马家窑、齐家、四洼和大禹始祖文化,还有商周文化、秦长城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渭源还是全省景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以渭河源大景区为代表的10多处景区是理想的休闲、避暑胜地。近年来,我们以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为平台,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平和发展,在打造渭河特色文化建设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发源于新石器早期的玉文化是中华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特色。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根据从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齐家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推测,五六千年以前玉石之路的雏形就已经存在了,张骞所走的丝绸之路正是在玉石之路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   2014年6月,丝绸之路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渭源是古丝绸之路东线南路必经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宝库,希望各位专家将渭源作为学术研究的宝地,多来渭源传经送宝,帮助我们共同挖掘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重要内涵,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传承创新,进而合理开发,扩大渭源本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从2014年至今,我们共进行了九次玉帛之路的考察,主要按照周穆王西行昆仑的路线进行,由东到西,包括山西代县、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南北道。商代以前,中国的交通无马无车,主要依靠水道。《尚书从中原到西域的交通路线,那一定是沿着黄河及其支流进行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经陕、甘两省,有“一条渭河历史,多半部中国历史”之说。上古夏、商、周三代,除了商人来自东部,夏人、周人、秦人都与渭河流域紧密相关,直通关中。古人说“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得关中又是得中原的核心条件。   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交通问题,且研究以文献记载为主。自从考古学兴起,在研究上古历史问题方面,文献研究逐渐退居次要位置。通过考古我们发现,包括马家窑、齐家等多样史前文化在内的甘肃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远远超过史书中的记载。渭水与黄河汇流的地方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地方。山河地理与文明兴衰、朝代更替之间关系密切,实际的田野考察可以补充和纠正史载记录。渭源有东亚大陆上最早的长城遗址,秦人兴起于甘肃礼县,先占领关中,再统一六国。前几次考察集中在广河、临夏一带,关注齐家文化和“夏”的有关问题。齐家文化是以玉器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渭源县境内也分布有齐家文化遗址,通过我们的考察,发现齐家文化最密集的分布区就是定西。铜被发掘以前,最重要的国家资源就是玉石,《诗经“何以舟之,唯玉及瑶。”《山海经》一直被视作文学作品,但其背后一定有历史的真实,其中记载的400多座山中有140多座出产玉矿,鸟鼠山前后就出白玉,遗憾的是,这里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尚书西域玉石资源的需求直接催生了玉石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运送玉石的主要力量是少数民族。最新发现的敦煌文书是晚唐时期的,记载了敦煌太守带领28个人前往长安,带了三件献礼:一块玉团、一个牦牛尾、一个羚羊角。返回时,朝廷赏赐布匹2000多匹。从今天的经济意义上看,中央政府是吃亏的,但这就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所在,即对玉的崇拜高于一切。   从玉石之路的角度看,渭源大有文章可作。周秦汉唐,渭水之源还有很多故事埋藏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都需要我们当地的文化人来挖掘、重建。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完成的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