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地域文化在承德市二仙居旱河景观设计中表现
浅谈地域文化在承德市二仙居旱河景观设计中表现
摘要:城区旱河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担负着防洪等多项功能。旱河大多无水或依然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本文归纳并分析了承德市二仙居旱河的综合整治中景观设计的要点。在旱河的整治中,结合融入承德特定的地域文化,因地制宜地引入景观设计的内容,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要求,打造出一条城市靓丽的风景线,保护和恢复旱河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地域文化;承德市;旱河;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愈来愈高,逐渐意识到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珍贵的开敞地带,居民对城市河流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满足水利、防洪等方面的要求, 生动优美的景观则是新的需求。因此,河流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水利设计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而景观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体现出地域文化。文化是有地域性的,景观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表现不应该仅仅是在艺术设计形式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呼应,而应该是符合地方的,为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的发展提供可能。
承德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应融入地域文化。二仙居旱河位于承德的老城区,由于年久失修,已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从2008年开始,地方政府开始对二仙居旱河进行综合整治,使其成为一条提高承德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延续和发扬承德悠久历史文化的景观性河道。
2 承德市地域文化和二仙居旱河概况
2.1承德的地域文化
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地域文化展现于特定的城市空间,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表现出特殊的景观特征。其中地域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部分,这两部分???得景观风格各异,形成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景观形式。因此,地域文化就是时间、自然、地理、文化、历史、风俗等元素在景观中的表现。承德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蕴。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汇集过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现存有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
2.2 二仙居旱河概况
二仙居旱河位于承德市老城区,避暑山庄往南约500米,东起武烈路,西至环城西路,北靠西大街,南临佟山,全长3.2公里。二仙居旱河形成于清乾隆36年,是为疏导山洪而开挖的人工泄洪道,最早称之为“新河”。新河开挖后的60年间,汛期时市区安然无恙,由此形成两岸居住商业的繁荣,俨然成为“塞上皇都”。当年西大街、旱河头街、粮市街成为古代承德最主要的三条街区,构筑起城市的主要风貌。以后又衍生出酒仙、河神等等人文逸事。
二仙居旱河沿岸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首先从文化历史方面看,乾隆亲自写下《开新河记》,详述始末,刻碑建亭。以后历代清帝也都对治理旱河先后有过50件谕旨,记录在案,历历可查。另外,两岸有龙王庙、通济桥等16条老胡同,有过清代的理刑司署衙门、名人故居、古戏楼、古寺庙等;柳公、吕松寿、沈静、沈默、王廷相曾在两岸街区居住;赦孤堂戏楼、西龙王庙、西清真寺、南马神庙、三义庙等戏楼、寺庙繁华一时。潘家沟桥、大石桥、二仙居桥、通济桥、通衢桥等古桥梁仍存其影。全国旱河无数受此眷顾唯此一处,可谓“天下第一旱河”。
3 承德文化在二仙居旱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沿河的历史建筑失去了它原有的传统形态。河道杂乱,岸边多是违章建筑、杂乱摊点,加上过量纳污, 普遍出现黑臭现象,环境恶劣,与历史文化名城极不相称。深入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工业发展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等等,导致了景观形象缺乏地方特色,从而失去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和文化景观。多年来,市民和游客都渴望对其实施治理,切实改善人居和城市旅游环境。
面对这种状况,实施旱河综合整治,其最重要的就是在景观设计上应注重协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3.1景观设计的功能定位
在功能定位上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回归自然。建设滨水生态空间,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廊道;二是人的休闲体验。注重与西大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相呼应,打造绿色体验、休闲观赏、科普展示的都市生活氛围。三是融入历史文化。注意与避暑山庄文化的衔接,注重当代文化符号的引入,营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