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必备基础知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必备基础知识课件

临床必备基础知识 临床必备基础知识 第一节 感染监控基础知识 第二节 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 第三节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基本技能 第四节 常见临床症状观察 第五节 护理风险管理 第六节 常用临床检验值的解读 第七节 常用临床检查准备与要求 第一节 感染监控基础知识 一、清洗,消毒与灭菌 二、隔离 三、手卫生 四、医疗废物管理 一 清洗,消毒与灭菌 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包括土壤、有机物、微生物),流程包括冲洗、洗涤和终末漂洗。 环境的清洁 地板、物品表面、池子等采用湿氏扫 除、擦拭、洗涤,使用水和去污剂清 洗即可,没有必要常规使用消毒剂。 二 隔离 1.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又称隔离预防。 2.感染连:感染传播需要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组成感染连。 3.感染源: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4.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至易感人群的途径。 5.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严格管理感染源、阻断感染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人群,以达到切断感染链,降低外源性感染发生 和暴发的目的。 一、清洁区 二、潜在污染区 三、污染区 四、两通道 五、缓冲间 六、负压病区(房) (1)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的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2)基本要求:①防止血源性和非血源性疾病传播;②实现双向防护;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采取相应的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 (3)隔离防护措施:对医院内所有患者实施的感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实施手卫生,正确使用手套、隔离衣/防护服、口罩、眼罩或面罩等防护用品,安全注射等。 接触传播 接触隔离 患者的隔离 飞沫传播 飞沫隔离 医务人员的隔离 空气传播 空气隔离 通过加强手卫生,减少手部细菌,降低 与预防外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 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 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 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 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四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 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 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全程化管理原则 2.集中处置原则 3.无害化处理原则 4.负责制原则 错误的封口和标识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三、职业暴露的特点 四、职业暴露防护现状 五、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1、锐器伤 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2、负重伤 在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 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护理 人员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3.辐射伤 在ICU病房、手术室、导管室等患者的床头 进行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 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用 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 4.噪声 噪声不仅对人体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心 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 1.细胞毒性药物 不断涌现的各种抗肿瘤药物大都具有细胞毒 性。在化疗操作时,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 换液、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 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 在危险。 2.化学消毒剂 不加强防护的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可以导致 气短、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等。 如含氯消毒剂对皮肤有轻度损害,强烈的气 味对呼吸道刺激大,戊二醛的使用是引起职 业性哮喘的原因之一。 3.水银 水银是医院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毒性物 品,处理不当会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 毒性。 4.麻醉废气 长期暴露于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