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标解读培训资料.ppt

医疗机构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标解读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机构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标解读培训资料

医疗机构与公共场所 卫生监测要求及评价标准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 现场监督检测、采样工作程序 1、目的   通过对产品、环境的采样、检测,检查管理相对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掌握产品、环境、作业场所的卫生质量状况,为实施卫生行政行为、查明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原因以及制订对策措施、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2、采样工作要求 原则:(1)、按照有关规定采集样品 (2)、样品应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客观性 (3)、采样和送检程序应符合有关规定 样品来源: 经常性卫生监督过程中采集的样品;   卫生许可审核中采集的样品;   开展与卫生监督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研制以及其他科研工作中采集的样品;   可疑不合格的样品;   可疑受到污染的样品;   追索突发事故原因的样品;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 采样步骤: (1)采样前的准备 采样人员应了解采样目的,并做好采样文书、工具、容器、仪器设备、材料和试剂的准备工作;   工具与容器应保持清洁干燥,需要作微生物检验的,应预先经灭菌消毒处理;   熟悉仪器设备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点检、校正; 采样时   现场采样必须由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执行。采样前应出示监督员证,并说明来意及采样依据,告知被采样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被采样者的陪同下进行样品的采集;   应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并遵守被采样人的卫生、安全规定; 样品保存和送检   要保持样品原来的状态,易变质的样品要冷藏或冷冻;   特殊样品要在现场作相应处理后送检;   盛装样品的容器或包装要牢固,防止破碎;   备查样品应按样品规定的条件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为自检验报告送达生产企业之日起30天。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样品,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保存期限;   样品应在规定时限内送达检验机构,并填写样品送检单; 医疗机构卫生监测要求 及评价标准 相关规范和标准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附件(GB 15982-2012代替GB 15982-1995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12版, 2012-04-05发布 , 2012-08-01正式实施) 医疗机构卫生监测评价依据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2012代替GB 15982-1995 ) 2012.6.29 发布 2012.11.1 实施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一 、范围 二、名称术语 三、卫生要求 四、采样方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管理要求以及检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按照执行。 消毒对象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 2、医务人员手 3、医疗器械 4、治疗用水 5、防护用品 6、消毒剂 7、消毒器械 8、疫点(区)消毒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国家标准 √ 强制性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地方标准 二、名称术语 消毒产品 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用于医院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 医疗器械 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和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疮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材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的无菌保证水平应达到10-6。 ●高水平消毒 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 ●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低水平消毒 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三、卫生要求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