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祥瑞xiáng 馥郁fù 窈窕yǎo 蟾宫折桂chán
B.聪颖yǐng 仰慕mò 芳馨xīn 龙驹凤雏chú
C.幽婉wǎn 荣膺yīn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
D.涟漪yī 富庶shù 澄澈chéng 万壑争流huò
答案:1.A
解析:本题一改往年考“多音误读”和 “望形生音”,直接考查生“方言误读”, 仰慕的“慕”,方言极易念作“mò”,醇美的“醇”,方言就是念作“shún”或“xún”; 万壑争流的“壑” ,方言中就是念“hu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读音,在普通话中却是不正确的读音,分别读“mù”“chún”“hè”。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没有变,考点却更加贴近生活。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答案:5.B
解析:本题是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
答案:6.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用代入法一试就知。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够通过义译发现把“敌”翻译成“敌人”就会造成整个句子没有实义动词作谓语,而其余选项句子中的加点词都能通过给出的解释把整个句子完整地翻译出来, “敌”——“能够敌(名词作动词)”,就这么简单。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
B. 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不觉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
D. 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7.B.
解析:本考4个虚词“而、且、也、之”,出题项是找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实根据课堂上总结的18大虚词的运用规律,很容易发现,尽管自己很难翻译出各个虚词的准确意义,但是只要根据句子的结构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陈述后半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同结构的两个半句之间,这是明显的“顺承”标志,于是A项错误。C项第一句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这是明显的“语意结束”标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这是明显的“判断”标志,于是C项不对。D项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明显的“结构助词”标志;第二个“之”放在否定的倒装句中,明显的“宾语前置倒装”的标志,于是D项也不对。ACD三项都不对,那就只有B项是对的。从这一点来看,就算文章没有看懂,我们只要通过各个句子的结构,同样也能把这道题搞定。
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 ,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答案:9.C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发现文章的细节。对于细节题其实就是要找出选项中与文章本意相出入的地方。我们发现,这篇文章通篇是对比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的,而这道题的C项却出现了“后人难以读懂诸葛亮的内心”这一论断,在定位到最后一段李靖的句子,发现李靖其实是“述孔明兵制之妙”,这又怎么可能是“难以读懂诸葛亮的内心”呢?显然前后矛盾。
(2)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义务教育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doc
- 义务教育2008-年上半年上海商业经济运行情况(上)(2).doc
- 义务教育2008-年上半年上海商业经济运行情况(下)(2).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山东卷(语文)(含详解)word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福建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广东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海南、宁夏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湖北卷)精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1)精解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2)解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陕西卷)(精校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秋季)(精校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天津卷)(解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解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市)解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江苏卷解析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精校版).doc
- 义务教育2010-年高考语文陕西卷(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