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

三、本课小结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大众传媒的影响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火车、轮船的出现 电报、电话的使用 照相和电影传入 中文报纸的出现 剪辨、易服、废缠足 改称谓、废跪拜 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 京广铁路 2、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 A.《新华日报》 B.《民报》 C.《申报》 D.《万国公报》 四、达标训练 A C 3、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中华书局 B. 三联书社 C.商务印书馆 D.《文汇报》馆 C 4、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中山装开始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以后 D 5、民国时期社交礼仪上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拜礼,称呼用“先生”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传统礼仪已经过时 B、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 C、流行语汇不断发展 D、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B * 1868年9月,徐寿与其子科学家徐建寅在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了第一号火轮“恬吉”号(载重达600吨) * 。“加急”多半用于军事行动,凡加急的驿站递送,本身的动作就是 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镜头:驿马以四足高地的速度狂奔,铃声可传到一公里以外, 下一驿站听到后,日夜都在待命的驿率,立即上马飞驰。当后马追及前马,两马相 并时,马足不停,即在马上将公文书交递。驿马往往因狂奔过度而倒毙,如果五年 内幸运不死的,它就成为宝马退休,由政府饲养,不再作工,以酬庸它对国家的贡 献。 *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据《申报》记载,1876年的一天,中国上海发生了一件较为奇怪的事:一件奇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田地里的老妇人看到后惊讶地张大嘴巴;青年人惊喜地两眼发亮;小孩子则吓得倚在大人身上。 早期的火车头 原来,这就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时的情景。正是像火车这类新奇事物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2.大众传媒的影响 3.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社会生活变化之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能说出火车轮船 出现以前有哪些交 通工具吗?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趣 事 一 二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2、近代电报、电话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早期电报机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递 方式——烽烟及炮声 电话的发展历程 社会生活变化之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照相机 小 故 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用照片讲述我(我家)的历史! 2、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被日军轰炸后的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社会生活的变化之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易服饰 2、禁缠足 3、改称谓 废跪拜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清朝男子穿长袍马褂 清朝官服 服饰的变化 满族妇女穿旗袍 孙中山和中山装 长衫 20世纪20年代旗袍的样式 你知道中山装的含义吗 ?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