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耳鼻咽喉科外治法临床
中医耳鼻咽喉科外治法临床与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 朱祥成一、历史流源: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专著《内经》记载了耳鼻咽喉口齿唇舌疾病及症状约30余种针刺治疗:在《灵枢·刺节真邪》载:“黄帝曰:……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咽鼓管自行吹张法: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歧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秦汉时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用苦酒汤治疗咽伤破溃,服法是取药“少少含咽之”,意在使药物直接持续作用于患部而提高疗效,提出含咽法。在《金匮要略》中,临证所用处方多种多样,除汤、丸、散、酒等制剂外,还有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如有“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以“救卒死而目闭者”。救卒死用“薤捣汁灌鼻中”。提出滴耳法、吹鼻法、滴鼻法。隋唐时代,唐代名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除内治法外,更广泛地采用药物外治,治鼻病有滴鼻法、吹鼻法、膏剂或油剂涂鼻的方法。治喉病有吹喉法、含漱法。治耳病有滴耳法、吹耳法、塞耳法。且还配合针灸、按摩、导引等。 宋金元时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所收集的外治方药和用法远远多于内治方药,外治法剂型包括有丸剂、散剂、膏剂、油剂、水剂、原药汁等剂型,用法有滴法、渗粉法、塞耳法、敷法、涂法、洗法、贴法、熨法、灸法等。 朱丹溪《丹溪心法》有治“耳内脓出或黄汁”耳病时,应“绵缠竹籤拭耳,换棉蘸药入耳”,提出外耳道洁清法。 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中载有“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引导,恐因而渐闭,而竟致不开耳。”此即当今的鼓膜按摩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200余种咽喉口腔病证的治疗,在外治法有揩、掺、噙漱、擦、咬、洗、浸、烙、贴、烟熏、封龈、含舌下、去血、充填齿孔、咬入口中等20余种。 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二咽喉部分,阐述了咽喉病的外治方法,有探吐、刺血、倒疾、放脓、针烙等。 清代喉科有较快的发展,专书陆续问世,如《喉科指掌》、《尤氏喉科秘书》、《咽喉脉证通论》、《咽喉经验秘传》、《重楼玉钥》、《经验喉科紫珍集》等不下40多种。这些医著中记载了许多的喉科吹药、含服药及漱口药方的组成与制作,还有烙、刺、针、割、探吐、钻、通关等多种手术外治法,如《医学心悟·卷四》说:“凡喉肿不刺血,喉风不吐痰,喉痈不放脓,乳蛾不针破,此皆非法。” 二、咽喉病外治法1、吹药法 2、含咽法(噙化法)3、含漱法 4、雾化吸入法 5、烙治法 6、啄治法 7、排脓法 8、敷贴法 9、熨法 10、剌血法11、冷冻法 12、擒拿、按摩、导引法 13、针灸疗法 14、耳针疗法 1、吹药法吹药法应用于咽喉科较为广泛,它可以弥补内治法的不足。临床运用:吹药吹于患处,浸渍表面,直达病所。方法简便,效果好,是咽喉科多种外治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评价:传统的吹药制作,首先对药物选择严格,必为“上品”而地道药材,且加工炮制规范而精细,一些贵重药品的稀缺,如麝香、牛黄、自然冰片等,如何去传承优良的炮制方法,或寻找功效相同而不影响疗效的新品种。其次临症应用随证加减合药的制作,有很大的优点,充分反映了吹药虽然是局部用药,同样是要辨证论治的精髓。如何将不失吹药的辨证论治的精髓,不影响疗效,研制功用主治不同的系列产品,提供临床应用,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理。吹药制作目前还存在难点,如何控制符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往往在加工细研的中药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或其他菌种超标问题,这样的制作在目前肯定会受到限制,不能展开。5、烙治法 临床运用:烙治法是中医外治法中一种,适用于乳蛾、喉痹,烙治法是用特制烙铁置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患处,经多次烙治后达到治愈疾病目的。评价:专题讲述,络治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耳鼻喉科开展治疗并进行科研课题,逐渐在全国推广应用。6、啄治法 临床运用:啄治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是用扁桃体手术弯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治疗乳蛾。评价:专题讲述,啄治法的名称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汪冰医师给予命名的。并在古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炼,研发出现在的扁桃体啄治法。至今临床应用已有近二十年,本法能够应用:多年而被逐渐推广,值得今后不断探索与研究。10、剌血法用三棱针点刺穴位出血的方法,具有活血通经,泻热开窍,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运用:咽喉部局部红肿疼痛、吞咽、呼吸不利、高热。可选取少啇、商阳、耳背、耳尖、耳垂等,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积聚针刺部位,用消毐棉球在穴位消毐,用三棱针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使出血数滴。或在咽喉内患部红肿高突处,速刺2~3下,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