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白桦鲍东杰副主编 赵云鹏 王 京主 审 刘家春
;内 容 简 介
本书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设备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管路计算,孔口、管嘴出流和气体射流,流体测量,明渠流动、堰流和渗流,泵与风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泵与风机的运行和选型与使用管理,其它常用泵与风机等。
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制冷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专业,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教材从培养高等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要求为出发点,精选教学内容,减少数理论证,着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原理的应用,不追求体系完整和内容全面,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内容叙述力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各章除配有“知识点”“能力目标”外,还配有“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同时,为便于自学,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教材流体力学引言、第1、7章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白桦编写,第4、8章由邢台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鲍东杰编写,第2、3、6章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刘;
红侠编写,第5章由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周舟编写,泵与风机引言、第9、10章由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赵云鹏编写,第11、12章由邯郸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京编写。
本书由白桦、鲍东杰担任主编,赵云鹏担任副主编,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刘家春教授担任主审。全书由白桦统编定稿。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有关院校编写的教材和生产科研单位的技术资料及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 流体力学及其研究对象
流体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广、基础性强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流体的内部及其与相邻固体和其它流体之间的动量、热量及质量的传递和交换规律。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基本原理在液体和气体中的应用。力学原理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牛顿运动定律。流体力学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研究流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压力分布和对固体壁面作用的流体静力学;研究不考虑流体受力和能量损失时的流体运动速度和流线的流体运动学;研究流体运动过程中产生和施加在流体上的力和流体运动速度与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流体动力学。 ;2 流体力学的发展
流体力学是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古时中国有大禹治水疏通江河的传说;秦朝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修建的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大约与此同时,古罗马人建成了大规模的供水管道系统等等。对流体力学学科的形成作出第一个贡献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建立了包括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3 流体力学的应用
流体及流体力学现象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云彩的漂浮、鸟的飞翔、水的流动、天气变化、管道内液体的流动、风道内气体的流动、空气阻力和升力、建筑物上风力的作用、土壤内水分的运动、石油通过地质结构的运动等,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各个方面;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心、肺、肾中的生理流体运动和植物中营养液的输送等使流体力学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相联系;水从地下、湖泊或河流中用泵输送到每家每户的供水系统,再进入废水的排放系统,液体和气体燃料送到炉堂内燃烧产生热水或蒸汽用于供热的供热系统或产生动力的动力系统,提供流体携带将热量从低温送到高温空气中的制冷系统,在炎热的夏季将室内热量送到室外的制冷与空调系统,废液和废气的处理与排放系统等,使流体力学现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4 流体的力学模型
客观上存在的流体的流动及其物质结构和物理性质是非常复杂的。如果考虑所有因素,将很难推导出它的力学关系式,为此,在分析研究流体力学问题时,对流体加以科学的抽象,建立力学模型,以便列出流体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式。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流体力学模型。
(1)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模型
(2)不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的力学模型
(3)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实际流体)的力学模型 ;5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方法有现场观测、实验室模拟、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四种。
(1)现场观测
(2)实验室模拟
(3)理论分析
(4)数值计算 ;6 流体力学的学习
首先,流体力学包含很多内容,在分析和讨论时必须对内容作一定限定,分清研究对象和适用条件。
学习流体力学时需要注意力学原理的应用,把握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热力学定律在流体中应用的形式。流体力学中许多理论和概念是建立在这些基本原理和定律以及实验观察之上的。
总之,在学习流体力学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只有深刻地理解流体力学原理和掌握这些原理的应用方法才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