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课件PTT.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知识培训 梅县区白渡镇卫生院 一、 红十字相关知识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 ●为了纪念亨利·杜南, 1948年,红十字协会理事决 定把他的生日,每年的 5月 8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 是从事人道 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 的红十字精神,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 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 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二、急救常识 1、现场急救定义 现场急救是对于遭受意外傷害或突发疾病的伤患, 在专业医疗救 护人员未到现场或送至医院之前,给予立即的救护。 2、“生命链” “生命链”是指现场从第一目击者发现伤者开始 , 到专业急救人 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系列行为。 它有四个环节,包括:尽早呼救、尽 早徒手心肺复苏、尽早除颤、尽早高级心肺复苏。 3、急救一般注意事项 尽快寻求医疗资源、确定安全无虑、尽量 不移伤患、迅速评估伤患、决定处理优先顺序、迅速急救。 4、打 120电话应说明之事项 (1)人 -伤患状况; (2)地 -清楚地址; (3)物 -明显目标; (4)事 -已做处理; (5)切勿先挂断电话。 三、心肺复苏 1、心肺复苏的“黄金时刻” 对于呼吸和心脏骤停患者, 在发病的 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是决定病人能否存活的“黄金时刻”。 2、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呼吸、 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电击伤、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 心肺复苏操作规程另行专项培训 四、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1、止血 常用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 血带止血法、屈肢加垫止血法。 [分类] 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 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的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 (1 )、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的急救。用手指或掌把出血的血管上端(即出血的近心端)用力压向下面的骨骼,阻断血液来源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不同的出血部位,应选择不同的指压点。 A 头顶及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脉。如双侧出血,可同时压迫双侧颞浅动脉; B 颜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凹陷处,将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 C 头颈部出血:气管外侧,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前源,用拇指按压颈总动脉,余四指放于颈后部,把血管用力压于颈椎上。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D 上臂下部,前臂及手出血:压迫上臂内侧肱动脉于肱骨上 E 手掌及手指出血:双拇指分别压迫腕横纹上内侧和外侧。自救时,可用健侧手握紧伤侧手腕 F 在腹股沟中下1/3处,将鼓动脉压在股骨上 H 足部出血:用双拇指分别压迫足中部近脚腕处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动脉 (2)、 肢体抬高法: 抬起并保持出血的肢体高于胸部。一般用于四肢远端的出血,一般不单独用。 (3)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可用一米长的橡皮带或手帕、领带、长袜、丝巾等折叠成带状,宽度至少5厘米以上。先将伤肢抬高,然后将代用止血带缠绕在伤口近心端(先垫好衬垫)并用力勒紧只伤口无血,打结或用笔杆、筷子等插入其中,一提、二缚、三固定。每隔一小时(寒冷季节半小时)松开1——2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2、包扎 伤口包扎有加压止血、保护伤口、固定骨折等作用。其材料最常 使用的是绷带和三角巾。如果现场缺乏上述材料,可就便使用衣服、 毛巾、棉织品等,使用前如能进行消毒处理更好。 绷带使用方法:环形法、螺旋法、螺旋发折法、 8字带。 3、固定 对骨折、 肢体严重挤压伤和软组织大面积损伤者必须进行临时固 定。对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首先应止血、包扎,尔后固定。固 定时夹板与软组织间应加垫, 以免肢体受压损伤。 固定时松紧要适度, 牢固可靠。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树枝等),也可利 用躯干或健肢进行临时固定。 4、骨折的现场处理 正确及时的固定是减轻疼痛、避免发生疼痛性休克,以及避免发生疼痛性休克,以及避免骨折断端因活动而可能造成血管、神经被刺伤,影响愈合,甚至由此造成肢体畸形或残废; 也是防止再损伤或再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开放性骨折 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