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关系心理效应与人际交往规律lin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论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一)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情感为纽带的相互联系。影像资料 在中国,关系起源于儒家思想。 (二)儒家文化与人际关系 儒家文化——终极目标追求的是一种理想道德人格 仁、义、礼、智、信(五常)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五伦) 爱亲 敬长 隆师 亲友 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是与“自由平等博爱”相通的,如孔子的“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大丈夫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古人称之为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之谓也‘”仁“及博爱也——蔡元培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关注生活中的社会层面,人的存在,具有一种群体性,受社会习俗的控制,同时处处顺应社会习俗。 我们关心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中国人思想的终极关怀就是社会关系。 人格是中国思想的精髓 中国人人格现代化的转变 自卑依附——自主独立 消极服从——积极创造 私情人治——契约法治 内耗避责——诚信守责 保守封闭——开拓创新 盲从冲动——科学理性 (三)人际关系的分类 家人关系 熟人关系 陌生人关系 (四)人际关系意义(功能) 人际关系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是生活、学习、事业良性运转的重要保证。 1、增加生存的机会 人类比別的动物晚“独立”,在出生的最初数年中,更需要長者照顾,亲子关系更为重要,成長中亦可能面临許多狀況發生,必須依賴他人的扶助,才能順利成長。 2、促进工作的成效 在专业分工的社会里,任何工作都需靠团队合作完成,所謂“三个臭皮匠胜過一个諸葛亮”,汇通协调順利会添加許多力量,所以“和為貴”、“协调社会”是发展的最重要條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滿足情感的需求 人是群居的动物,這不仅是身体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心理上情感情的根本需求。在互動的過程中,皆由付出、奉獻及對方的回馈,可以得到莫大幸福与滿足。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人分担的忧愁,不叫痛苦; 有人分享的快乐,叫做幸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图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投射效应 设防心理 社会刻板效应 刺猬法则 (一)首因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因效应的实验: 两组被试者同看一张照片。他对甲组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他让两组被试者看完后分别描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结果: 甲组的人异口同声地描述道,照片上的人眼睛深陷,隐藏着罪恶;额头高耸,表明他是一个死不悔改的惯犯。 乙组的人则赞美道,他目光深沉,表明他聪慧睿智;高耸的额头,正是科学家拥有坚毅性格的体现。 那销魂的发型,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型男……… 欧美粗线条搭配中有着日泛儿的细腻,绝对日本混搭风格,发型是日本最流行的牛郎发型。从视觉色彩搭配上讲,腰带绝对是画龙点睛之笔。 型男!那销魂的发型,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时尚的日式混搭风格。。。膜拜 ——以上皆是网语,不代表个人观点 首因效应实验表明,若第一印象形成了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 相反,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品质。 首因效应人际交往应用 一方面,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为他人留下美妙的第一印象外; 另一方面,还要克服第一印象给认知带来的障碍。 观其言、察其行 ,考其绩 (二)近因效应 指的是人际交往中他人的近期表现会在印象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 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怒责之后莫忘安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格的特质理论..ppt
-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七章、特质流派..ppt
- 人格,价值观和动机(REVIEW)课件.ppt
- 人格心理学考前复习【精选-PPT】.ppt
- 人格心理学讲座(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ppt
- 人氯二丙醚项目细分市场调查与上市募投可研报告如何编制(市场容量数据 甲级资质).ppt
- 人的嘴里有一种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变酸,将我们牙齿里的钙腐化掉落,牙齿.ppt
- 人白细胞介素一2突变体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表达鉴定.PPT..ppt
- 人的嘴里有一种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变酸,将我们牙齿里的钙腐化掉落,牙齿[最新].ppt
- 人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和胰.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