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抢注商标是投资金矿还是看起来很美.docVIP

个人抢注商标是投资金矿还是看起来很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抢注商标是投资金矿还是看起来很美

HYPERLINK  E-mail:HYPERLINK mailto:wh_zhagang@163.comwh_zhagang@163.com QQ Tel个人抢注商标,是“投资金矿”还是“看起来很美”? 文/查钢·营销策划工作室 查 钢 至从国家发布了修正后的商标法,允许自然人也可以申请注册商标以来,市场上一下子就出现了“职业商标抢注人”这个不好听的词,市场上包括社会舆论上对于这种以自然人身份注册商标现象往往会注解恶意,认为是不道德,甚至是落井下石等负面看法和言论。然而一个不争的现象是自然人(个体)的商标市场在逐年在上升,到现在将近十年时间,一个商标的“续期高峰”即将来临,这应当是一个“坎儿”,十年时间不长也不短,那么个体商标注册人的正是丰收时刻到了吗? 好像不是很如意。 个人抢注商标,是“投资金矿”还是“看起来很美”?目前一场个人注册商???市场的危机已经出现,如金融危机般的潜伏期一样,暗波涌动。查钢·营销策划工作室密切关注商标市场,长期从事商标的策划和推广工作,资深营销策划人查钢先生对此感受颇深,查钢认为,对于中国第一批投入个人申请商标的人来说,至少现在还只是看到一个“漂亮的泡沫”,十年的商标面临着还要继续持有(续费),市场价值的转化遥遥无期。用十年的时间来推广和酝酿,统一的商标转让市场并没有形成,在企业商标和维权商标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个人商标人还没有走出社会正面看待的“怪圈”。有位个体商标人很无奈,他戏言,现在他只剩下希望了,希望是什么?知道结果,却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来临。 投资能有几个十年?即使是购买原始股,现在也到了可以抛的时候。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向谁抛? 一直有不断反思的声音,当初选择是否错了?查钢与大多数商标人一样,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只不过,只是过高的估量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不重视整体策划推广。查钢认为,国内自然人商标抢注的现象是在不确定时期突现的“变革标志”,它注定要与“下岗”,“下海”等时代名词联系在一起。从理论上说,没有商标的产品是卖不出去的,产品成为不了品牌,企业是获取不了持续的利润源。在市场上,这种短期的买卖行为,也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从而未来的市场是会越来越规范。然而现实的市场环境总是即生活化又矛盾化,在市场上不仅有大量的产品没有商标,而且消费者对商标的理解只限于公司名称,只要是一家正规,知名的公司生产的,什么名字(符号标志)的产品都无所谓。 反过来说,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主一直是忙于生存,根本没有心思关注到商标,产品,资金,人才都是硬实力第一要素,对于品牌力这种软实力认识还相当有限。同样对于一些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对于一些个体商标持有人认为的高品质,蕴含无限价值的商标是否要非买不可?当然不是,有多种途径,至少公司可以自已注册。成熟的公司的商标战略是建立在自主研发和储备上的,如“娃哈哈”的相关注册商标就有“哈哈娃”、“娃哈娃”,“哈娃娃”等相似的商标群,形成对主商标的绝对保护,如保健品红桃K,对于黑桃K,方片K,梅花K等相关商标也是一网打尽。 商标是需要企业打造的,企业完全自己可以打造,自己培养,一个买来的商标远不如一个用企业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商标可爱。“555”,“999”的数字有多大的价值?可是它们因为企业的价值而产生品牌价值。而且重要的是,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都是先有产品,后有商标,这与国外一些企业只凭一个注册商标就敢向银行贷款的作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来产品是自己的好,商标还是别人的好。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个体商标人手中的注册商标在“自然老化”,任何时期都有属于本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诉求,时代精神总是赋予它最新的观点。品牌的老化也就是商标的老化,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因而可口可乐公司在换标,百事可乐在换标,联通在换标,李宁公司在变标,联想公司为了能走出国门也在变标,中国电信南北划分时首要的也是重新设计商标,如今社会,没有商标标识是无法想象的,奥运会和亚运会扑天盖地,让人记住的还是商标。商标不能老化,在各大媒体上濒濒亮相的全球级品牌不是为了在宣传,只是在证明“我还活着”。 当前个体商标人注册的商标是如何与市场结合的呢? 途径不外乎挂网销售,借助网上的商标交易平台自主销售,这种类似中介式的销售的作用倒底能有多大?不可知晓。但起码是一个展示的窗口,通过在网上发由一些非专业性文章,自我标榜,其中一部分商标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交易。在其他方式上,通过的商标拍卖会一直是贬声不断,商标不等同古董和货物,拍卖方式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另外,就是自主销售,商标人根据商标的注册分类有目的的向一些行业客户进行联系,但效果实在是不敢恭维。还有甚者,把商标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发布,除了扰民,商标价值也一降到底。 商标如何卖?这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