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复合体系治理滑坡应用与探讨.doc

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复合体系治理滑坡应用与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复合体系治理滑坡应用与探讨

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复合体系治理滑坡应用与探讨   摘 要: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均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结合工程实例从边坡病害分析、变形原因、稳定性分析,到最终治理措施的选择,对锚索抗滑桩和锚索框架的联合治理滑坡进行探讨,并以实际工点为例,阐述其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锚索抗滑桩 锚索框架 滑坡治理、复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U216.4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由于预应力锚索技术理论研究和施工工艺的突破性发展,预应力锚索开始用于整治边坡病害,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上世纪80年代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1];我国预应力锚索框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出现[2],并发展迅速。二者均广泛用于滑坡治理工程中,并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高边坡的涌现,单一的治理方法已不足以满足要求,故二者的联合应用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   一 工程概况   场地边坡位于江肇高速K36+480~+580左侧,边坡区属低山丘陵区,地貌形态为带状丘坡,山体自然坡度20~31°,植被较发育,坡面树木主要为桉树。线路走向305°,斜坡坡向35°,线路走向与区域柱构造大角度相交。边坡表层为第四系(Q4al+pl)坡积物,下部为滑坡堆积物(Q4 del),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风化变质砂岩。   连续降雨影响引起边坡产生滑坡,滑动方向约44°,沿线路方向长约40m,沿滑动方向长约30m,滑动面积约1200m2。   二 边坡病害分析及变形原因   1、边坡病害分析   1)从地貌上看老滑坡地貌清晰,两自然沟间为一突出的山包,山坡坡度约20~30°,滑坡上部为滑坡平台,平台宽缓,可见平台宽度20多米。   2)在各钻孔中,均见到老滑带,滑带位于中风化变质砂岩以上的软弱带,褐黄色、灰黑色,滑带物质为岩粉、砂土、泥土夹层。   3)现场测得,在变质砂岩中存在多组不利结构面,层面产状25°∠44°,结构面29°∠66°,58°∠69°,均是顺层的。   4)坡脚泄水孔多处渗水流??,且附近冲沟地段有多处地下水出露,可见坡体内有大量的地下水,且水位较高。   2、边坡变形原因   1)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开挖了高10m多的边坡,直接开挖老滑坡的坡脚,减少了老滑坡的抗滑力,同时桥桩开挖也扰动了老滑坡的前部。   2)开挖坡脚后,设置了挡墙,并在挡墙后回填粘性土,堵塞了原有地下水的天然通道,使地下水不断的上升承压,软化滑带土降低其强度,同时形成强大的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增大了滑坡的下滑力。   3)雨季期间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坡体自重加大,且地表水下渗,在坡体水外流不畅时,造成坡体强度降低。   三 滑坡稳定性分析   经分析,老滑坡仍处于蠕动挤压状态,新滑坡靠近老滑坡的前缘右端,从边坡的坡形、岩性组成、坡体结构及滑动带可能的强度参数综合判断,新滑坡不具备自发条件,新滑坡应是老滑坡的蠕动变形推挤形成的。   新滑坡的滑坡后缘裂缝已经形成,滑坡出口尚未形成,滑坡稳定系数近于1.0。   经分析,滑动面有两层,如图1所示。计算取后缘C=0kPa,φ=35°,主滑段C=12kPa,φ=19.3°,安全系数K=1.3,计算的滑坡推力F=2862kN/m。      图1 滑坡分析及加固设计图   四 边坡加固设计   滑坡推力巨大,普通的抗滑桩根本无法满足要求;单一锚索抗滑桩则需要布置上下两排,工程造价昂贵;单一的锚索框架由不能立即起到加固的作用,同时边坡处于蠕动变形状态,锚索本身对剪切变形要求较严格,其本身是不承受剪切应力的。经综合分析,采取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联合的治理措施。   1)在边坡的坡脚抗滑段设置一排锚索抗滑桩,桩径2.0m×2.5m,间距6.0m,桩长40 m,埋深约20 m,每根桩顶设置两排锚索,距离桩顶分别为0.5m和1.5 m,每排锚索均采用2根5φ15.2锚索。   2)在边坡坡面上分三个高程段,分别设置3排5φ15.2mm预应力锚索框架,锚索的水平间距为2.8m,竖向间距为3.5m,锚索长38.0m。   3)在边坡的下部抗滑桩之间设置仰斜排水孔,排除坡体内的水。   4)在坡顶设置和坡面上均设置截水沟,共设截水沟三道,截排坡面的水。   5)边坡表面采用喷播植草的方式进行绿化,草籽中含有一定的灌木和花籽。   五 治理效果评价   1)边坡地表水在坡面绿化条件下,往坡体内渗流减少许多,同时坡面的水流入截水沟内集体排出,很好地解决了降雨对边坡的影响。   2)坡体内的水,在坡脚仰斜排水孔的作用下,得到长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