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特征下居民自建住宅研究
生态特征下居民自建住宅研究
【摘要】:自建住宅以可循环的生态理念、低廉的建造成本,影响居民和社会对现代住宅的观念。东西方建筑师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采取不同的建造方式,调动住户亲自参与建造过程,创造出怡人的住屋空间,增强人际交往,促进社区和谐。不仅实现建筑生态,更形成生态的人文社区氛围。
【Abstract】:Self-built house with recyclable ecological idea and low-cost construction influences the concept about modem residence. The architect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 use different building materials, take variou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encourage residents to build houses by themselv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ing people communicating and community harmony. Not only the building being ecological, but also the community is filled with human spirit.
【关键词】自建住宅 低成本 生态
【Key words】Self-built houseLow-cost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自建住宅产生的背景及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住房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住房紧缺、供求不平衡;其二,居住质量较差,大部分住宅质量不能达到现代化生活要求;其三,社会不公平问题,城市居民持有住房数量呈两极分化态势。我国住宅产业的目前情况也不容乐观。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住房市场商品化以来,住宅价格不断攀升,居住成本居高不下。即使国家积极推行限价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也难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要求;不完善的住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公共住房开发和建设,让低收入者获得住房的条件更加苛刻。
作为建筑执业者不仅有义务去帮助低收入者改善生活条件,还应当勇于担当改变社会和环境的挑战。设法让人人都能住得起房,一切为住户着想的真谛应该贯穿住宅建筑师职业生涯的始末。如果人们需要建造自己的住宅,所需支付的成本大部分由建造住宅所需的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组成;材料的选择和建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将对住宅的造价起着绝对性的作用,那么材料的选择和建造方式将是建筑师本位的出发点。因此,一种低成本、开放式的住宅???式——自建住宅应需而生。
2自建住宅的发展及建造工艺
2.1自建住宅的起源
这种面向低收入人群服务的住宅建设行动可上溯至二十世纪初。1907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创立“家园协会”,为了减轻社会动荡所带来的灾难,与贫病交加的雪茄工人以及农民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在橡树、山毛榉、杉木林间建设家园。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的灾难同样激其灾民重建家园的热情。一群德国志愿者与他们一起,在没有被辐射污染的土地上,建造起33座就地取材的“黏土—木架屋”。这次活动持续了10年,1000多人参与其中,深深的影响欧洲之后的自建住宅发展。关注低收入居住的建筑师把这种方法逐渐推广至世界范围,自建住宅理念和实践在美洲、亚洲等地区得到更加全面而深刻发展。
2.2美国和台湾自建住宅的发展
在商品住宅发展迅速的时代,自建住宅被掩盖在繁华光鲜的高楼大厦之下。然而,它却以低廉、实用和生态的特质,独特而平稳的延续发展,并获得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美国建筑师塞缪尔 #8226; 莫可比(Samuel Mockbee)正是一位自建住宅的杰出代表,致力于推行这种建造模式,并获得2004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在他与D. K. Ruth创办的乡村工作室(Rural Studio)的设计理念中,不仅注实用的建筑教育和社会福利状况,同时也关注废旧材料、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和新材料的运用,并坚持为美国亚拉巴马州黑尔镇(Hale)的贫穷居民建造精美别致的社区住宅。他们回收利用的木材、砖石、废弃的汽车轮胎、干草、废硬纸板捆、混凝土碎料、彩色瓶子以及各种废路牌、标志、广告牌等材料,创造出廉价且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莫可比称之为“美国南部文化孕育的现代风格”。在台湾与莫比可同样坚持自建住宅理念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永续建筑,协力造屋”计划的倡导者——台湾大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