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甘氏家族:甘氏史传 南京甘氏家族.doc
南京甘氏家族:甘氏史传 南京甘氏家族
话题:南京甘氏家族 历史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福泉
(修订本)甘大平编著甘氏史传目录编者序 1甘姓起源 2一、甘姓起源 2二、迁徙分布 4三、甘姓的排辈 6我姓甘我骄傲 11甘氏有关历史文化 14一、甘熙故居 14二、津逮楼 20三、甘家票社 25四、甘姓的堂号 29五、甘姓的楹联 29甘氏历代古贤名人 30历代古贤 35夏商时期 35春秋战国时期 36两汉三国时期 36两晋南北朝时期 37隋唐以后 37江西丰城骊塘甘氏 38甘氏家谱文献 40另参考文献 44贵州福泉甘氏家谱 45编者序寻根认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有的宗族意识。重乡土之情,依本源之根,敬祖宗之德,睦家族之亲。而当今世界各地华人华裔纷纷回归祖国故土寻根祭祖,正是中华文化、民族血缘凝聚强大的生动体现。甘氏史传共分五个部分介绍甘氏的历史情况,使甘氏宗亲全面了解甘氏的起源、甘氏有关文化及甘氏祖宗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这些先辈为甘氏宗亲的后人们作出了做人做事的楷模,要为我们有这么多先辈的楷模而感到自豪。本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江西丰城县原政府办主任甘北平、南京财经学院甘苏大令教授、四川邻水甘元朝等各位宗亲的支持和帮助,为甘氏史传的撰写提供了很多资料和信息,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崇高谢意。本书在撰写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限制,甘氏历史受战争、朝代变迁的影响,资料不齐,说法不一,无法考证,加之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在撰写中出现谬误难免,望宗亲给予批评指正。甘大平2013年8月10日于福泉甘姓起源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从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在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相同,“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先有姓而后有氏,“姓”大于“氏”,“氏”从属于“姓”,“氏”是由姓派生出来的。炎帝神农氏,属于姜姓部落;黄帝轩氏属于姬姓部落。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是分开的,有区别的,三代以后,二者合而为一。姓氏命名的由来,一般有以下十种情况:一是以分封受氏者祖上的名或字命姓;二是以分封邑名命姓(甘姓属此种);三是以官职名命姓;四是以祖上的谥号命姓;五是以居住的地名命姓;六是避祸改姓;七是避讳改姓;八是产生异体字及分化出来的新姓;九是少数民族文化后自改的姓;十是皇帝赐姓。一、甘姓起源甘氏出自炎帝神农氏,母曰安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育于江水因以为姓。其后有若甫、若甘、若许、若齐、若纪、若怡、若向、若申、若吕皆姓之。后列为诸侯,或分为四岳。今读《商书·说命下》,王曰:怡小子旧学于甘盤。孔安国曰:高宗即位,甘盤佐之。后得《传》说,至周惠王时,封其弟太叔带食邑于甘,是为甘昭公,其后相沿,周遂有甘氏、甘人之称。盖斯为甘氏之所由始与。甘(Gān)姓源出有四:1、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夏朝时,有诸侯国甘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国后散居各地,以原封国名为姓,成为甘姓的一支。2、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据《姓纂》、《姓谱》所载:“甘,武丁臣甘盘之后。”商朝时,高宗武丁曾就学于甘盘,后武丁为商王,遂用甘盘为相。甘盘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为姓,遂成甘姓。3、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畿内为诸侯王,其中有封于甘地者,称甘伯。后有甘伯恒公,其后代亦为甘姓。这一支甘氏,最初的发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当时所谓的王畿,是指现在以陕西长安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据考证,现在陕西省鄠县的西南,当时就是以甘为名,因此,陕西一带,一向就认为是甘氏的发源地。4、出自春秋时甘国昭公之子带,其后人以甘为氏。甘姓始祖:甘盘。殷商中兴名主武丁,年轻的时候,曾就学于一位叫作甘盘的学者。后来继位,便礼聘甘盘为相。这位被后世推崇为贤相的甘盘,根据历代学者的考证,便是甘氏的始祖。像《姓纂》、《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故甘氏后人尊甘盘为甘姓的始祖。二、迁徙分布迁徙史概况:甘氏源出渤海,发迹江夏,继迁福建、江西,后移粤东等------。秦、汉时期,甘氏已分布于包括今河北、山西等省的北方大地,而在南方诸省,除安徽外,今江苏、四川、重庆等省市也有甘氏人入迁。汉末三国时期,巴郡临江人(今重庆忠县)甘宁事吴主孙权,遂落籍今江苏南京,其子甘瑰因故被流放会稽(今浙江绍兴),故甘宁子孙散居今江浙一带。刘备之妻、刘禅之母沛人(今江苏沛县)甘皇后虽死于战乱中,但其亲属入迁蜀地应是不争之史实。晋室避乱南迁后,世为天水、渤海、丹阳、洹水、长乐等郡望族的甘氏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避乱南迁,进入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