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钩虫病、毛尾线虫病、绦虫病1
小动物寄生虫病
钩虫病、毛尾线虫病、绦虫病
钩虫病篇
一、简介
钩虫病(hookworm)是有钩口科(Ancylostmatidae)的钩口属(Ancylostoma)、板口属(Necator)和弯口属(Uncinaria)的虫体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高度贫血和消瘦。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犬最为重要的寄生虫病。
二、病原(4种)
1、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
属钩口属,寄生于犬、猫、狐等动物的小肠,偶尔寄生于人。虫体呈灰色或淡红色。前端向背面弯曲。口囊大,腹侧口缘上有3对大齿,口囊深部有1对背齿和1对腹齿。食道棒状,肌质。雄虫长11~13mm,交合伞的侧叶宽。雌虫长14.0~20.5mm,后端逐渐尖细。虫卵大小60μm×40μm,新排出的虫卵内含有8个卵细胞。
犬钩口线虫
1.头端正面 2.雄虫尾部
钩虫卵
二、病原
2、巴西钩口线虫(A.braziliense)
属钩口属,寄生于犬、猫、狐的小肠。口囊呈长椭圆形,囊内腹壁有2对齿,侧方的一对较大,十分显著,近中央的一对较小,不十分注意便难以看到。在口囊基部,有1对略作三角形内齿。雄虫长5.0~7.5mm,交合刺细长。雌虫长6.5~9.0mm,阴门位于体后端1/3处。尾部为不规则的锥形,末端尖细。虫卵大小80μm×40μm。
二、病原
3、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属于板口属,寄生于人、犬的小肠。头端弯向背侧,口孔腹缘上有1对半月形的切板。口囊呈亚球形,底部有2个三角形的亚腹侧齿和2个亚背侧齿。雄虫长5.2~10mm,平均7.29mm。交合伞有2个大的侧叶和小的背叶。背叶分为2个小叶,各有一条末端分支的背肋支撑着。雌虫长7.7~13.5mm,平均10.72mm。阴门有明显的阴门瓣,位于虫体中线略前。虫卵大小53~66μm×28~44μm。
美洲板口线虫头部
钩口线虫头部
美洲板口线虫头部
钩口线虫头部
二、病原
4、狭头弯口线虫(Uncinaria stenocephala)
属于弯口线虫属,寄生于犬、猫、狐的小肠。虫体淡黄色,口弯向背面。口囊发达,其腹面前缘有1对半月形切板。接近口囊底部有1对亚腹侧齿。雄虫长6~11mm,雌虫长7~12mm.虫卵与犬钩口线虫的相似。
狭头弯口线虫头部
狭头弯口线虫头部
三、生活史
1、犬钩口线虫
途径1:经口和皮肤感染(最常见)
A、3月龄以下的犬
三、生活史
途径2、经胎盘感染
途径3、经乳汁感染
三、生活史
B、3月龄以上的犬
3月龄以上的犬感染后,幼虫大多不进行移行,而是在肌肉中休眠。这些休眠的虫体,是乳腺中虫体的来源。
三、生活史
2、巴西钩口线虫
生活史和犬钩口线虫相似,但经胎盘感染较少见。
3、美洲板口线虫
生活史较简单,进入宿主体内后不移行,直接在肠道发育为成虫。
4、狭头弯口线虫
生活史与钩口线虫相似,但最为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口,皮肤等途径很少见。感染后15d开始有虫卵排出。
钩虫的生活史(犬)
钩虫的生活史(人)
四、流行病学
在几种钩虫中,美洲板口线虫以感染人为主,是人的重要寄生虫病,对犬的危害相对较小,其他几种虫体对犬和猫的危害较大。虫卵在外界环境中的发育和幼虫的孵出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适宜的温度是25~30℃。温度达到45℃时,虫卵经数小时即可死亡;温度低于10℃,停止发育;0℃时只能存活7d。如在温暖、潮湿(含水量30%~50%)、有荫蔽的松土中,24~48h内即可孵出幼虫。
四、流行病学
第1期幼虫从卵壳内孵出后,48h内蜕去角皮发育为2期幼虫,再经5~6d,发育为具有感染能力的第3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多生活于离地面约6cm深的土层中,但只有当幼虫在土粒上的薄层水膜围绕时方能生存。如地面草茎上有水滴,幼虫可以沿着向上爬行,可到达22cm处。
四、流行病学
感染幼虫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与自然条件有关,与温度的关系尤为密切。45℃时,幼虫只能存活50min,-10~-15℃,不超过4h。根据我国的气候情况,土壤中的感染幼虫,在感染季节至少可存活15周或更久,但在冬季大都自然死亡,不能越冬。此外,干燥和直射阳光,也都不利于幼虫的生存。
钩虫杆状蚴
美国板口线虫丝状蚴
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
视频资料
犬粪便里的钩虫
肠壁上的钩虫
五、致病机理
主要为机械性破坏和吸血。
幼虫侵入皮肤时,可以破坏皮下血管导致出血,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皮肤炎症。幼虫移行到肺,可破坏肺微血管和肺泡壁,导致肺炎,并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五、致病机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课件.pptx VIP
- “十五五”研究系列:“十五五”前瞻初探.docx VIP
- 时间线时间轴流程图大事记商务版PPT模板合集.pptx VIP
- 2024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pptx VIP
- 银河证券“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十五五”时期投资机遇前瞻【25年9月】.pdf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一).docx VIP
- 2024年广发银行(郑州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9.14小数乘法计算应用题.doc VIP
- 2022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超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