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控对个体合作网络构建与知识创新影响.docVIP

自我监控对个体合作网络构建与知识创新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监控对个体合作网络构建与知识创新影响

自我监控对个体合作网络构建与知识创新影响   摘要:本文将March的双E创新理论引入到个体层次,将个体知识创新划分为改进型创新与探索型创新,并探讨自我监控水平对构建不同结构类型合作网络的影响,以及其在利用合作网络进行知识搜集与创新选择上的差异。认为高自我监控者易于构建富于结构洞的稀疏网络,并善于利用结构洞带来的信息优势发展出探索型创新;低自我监控者易于嵌入在闭合网络中,导致其更有利于发展改进型创新。   关键词:自我监控;知识创新;双E创新;合作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2.1;G30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2-25   作者简介:张华(1981-),男,辽宁葫芦岛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网络、知识创新;曹瑄玮(1975-),男,太原人,西交利物浦大学管理系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902021;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BS205;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项目编号:12SKGC-QT02。   一、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个体知识创新以其不可模仿性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如何促进个体知识创新,并识别出影响个体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就成为摆在企业与个人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以往研究表明,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个体以及相关情景变量,尤其是个体所处的合作网络上面,对“你是谁”与“你认识谁”的关注构成了考察个体知识创新的主要思路。“你是谁”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对富有创意的人的人格特征,试图发现具有较高的创造力的人的特殊心理特征[1-2]。而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 除了个人内在条件之外, 更与其所身处的情景因素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3-4],因此对个体所嵌入的合作网络——“你认识谁”的关注逐渐兴起[5-8]。   合作网络是个体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和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依靠。尽管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影响个体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富有价值的研究,但是仍有很多没有解释的空白区域以及大量研究争论的存在。有学者认为应从个体属性入手,引入网络内容,摒弃结构的一维的解释[8];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把创新分为各个不同的阶段,认为创新是一个从创意的产生到创新的选择、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应该针对创新的不同阶段,来考察社会网络所起到的作用[8-9]。本文认为,当前的研究一方面缺乏对创新的深入思考,没有考虑到个体知识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类型;再者,当今理论研究较少关注将合作网络的前因变量引入到个体知识创新的考察:作为具有持续稳定特点的人格特征无论对合作网络的构建还是合作网络的利用都影响很大。近年来,权变视角下的社会网络研究逐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之一,很多学者倡导应该考虑在社会网络研究中把网络结构与形成这样结构的个体属性特征结合起来[10-12]。本文秉承了这样的研究思路,认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将导致个体网络构建与机会利用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由于交往能力的差异将发展出不同的合作网络类型;第二,人格特质的差异也将体现在个体在信息筛选能力和主观意愿上的差别,也即造成了对所处合作网络提供的潜在机会、潜在资源的把握和利用上的差别。这两方面都将导致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将发展出不同类型的知识创新绩效。   本文借鉴March[13]的双E组织学习理论,把双E创新引入个体分析层次,将个体知识创新分为改进型创新与探索型创新两种类型,从理论上探讨个体如何构建合作网络,以及个体如何利用合作网络进行知识创新等关键问题,从而推动个体知识创新理论的发展,并为企业成功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二、 理论基础   (一)自我监控及其对网络构建的影响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或者自律性管理,从属于个体的自我意识范畴。自我监控的研究关注的是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以及个体如何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掌握,强调个体在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中,是如何掌控与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方式的。   不同自我监控水平的人在对待外界的态度上是迥然不同的:高自我监控者从适应环境出发,强调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其行为特征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与之相反,低自我监控者强调以自我为主,希望环境来适应自己,其行为的出发点集中在,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因此,相比于高自我监控者,低自我监控者的行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其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明显低于高自我监控者。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