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爱物”、“感物”之情.doc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爱物”、“感物”之情.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爱物”、“感物”之情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爱物”、“感物”之情   摘 要:透过《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物”的钟爱已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世说新语》中所表现出的魏晋人的“爱物”、“感物”之情,彰显了魏晋人崇尚自由,不受束缚的独特个性,这其实也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正是这种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引发了文学自觉的出现,正式的“纯文学”观念也由此而形成,这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国文学、文学史的演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世说新语;爱物;情   一   魏晋人对“事物”的喜爱和钟情已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便是很典型的一位: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   仅仅一天没有竹子的相伴,王子猷就按捺不住寂寞的心情了??这种对竹子的一往情深可谓达到了极致。竹子已成为了他的影子,难舍难分,似已到了几近无隙的境界。王子猷一生率性而为、桀骜不驯,他对竹子的“妙赏”看似任诞,但其实寄托于其中的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这不得不让后代文人所崇敬和效仿。不仅对竹如此,子猷对“琴”的钟情,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任诞》)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人“爱物”,并不为世俗所累,但求自己的解脱和宽慰。所以他们的“爱物”,少了几份束缚,因此显得格外率真、真挚,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魏晋人对事物的喜爱不仅只停留在对江河湖海、名山大川、小桥流水等一些自然之物上,他们对物的钟爱具有“泛爱性”,他们不仅爱竹、爱琴也爱酒,仿佛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心存“爱意”。魏晋人所表现出的爱好准确地应该说是“癖好”,则更具那个时代的特色,让人有时难以想象。   《世说新语》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宏伟叙事,他所讲述的都是一些极为常见、平淡的故事。正如“支公好鹤”这个简短、平实的小故事一样,它以“养令翮成,置使飞去”这样富有韵味的结局收尾,留给人的是美好的遐想和心灵的顿悟。   二   冯友兰先生曾在《论风流》一文中,用八个字概括魏晋风度所涵盖的基本素质,那就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在这四个基本素质中,“深情”较之前三种素质则更胜一筹,因为“深情”是经历了“玄心”、“洞见”、“妙赏”之后达到的情与万物的一种共鸣。而这种“共鸣”就是人与宇宙万物的对话、交流、碰撞时所萌生的情感,这里用陆机的话来概括最为恰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魏晋人喜欢“感物兴思”,“感物”的前提则是“爱物”。“爱物”就是对宇宙、对生命、对个体的珍视,没有最起码的“爱”,“感”就会不深切、不纯真,而“感物”恰好是对“爱物”的提升与阐发。   三   “情”最早的意思就是真诚、真心。魏晋人的“爱物”和“感物”之情,就是真心的流露。“情”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因为情感,且只有情感,才是人最首要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没有“情”,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进而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人性的觉醒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关系,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的一句话可谓一语中的:“今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学术思想,亦可以一言蔽之,曰‘个人自我之觉醒’是已。”   “《世说新语》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文学文本,而且在美学、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就其产生的年代而言,它对情感问题的重视上承陆机《文赋》,下启刘勰《文心雕龙》,因而是情感论关学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那个重情的时代,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这一命题,他主张:“诗缘情而绮靡”,一篇诗歌乃至文学作品只有注入“真情”才会成为佳作,才会显得格外精妙。《世说新语》与这一命题的主张可谓不谋而合,在《文学》篇中载:   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文学》)   唐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对诗与情的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论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騃……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并在《策林六十九——采诗以朴察时政》认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唐以后“诗缘情”发生了凸显与发展:“情之溺人也甚于水……诚能以物观物,而两不相伤者焉,盖其间情累都忘去尔。”(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元代元好问在《雁丘词》中写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