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至西周圆形簋及方座簋范铸模拟实验研究(上)
商至西周圆形簋及方座簋范铸模拟实验研究(上)
簋的形制在商代早期为圆形圈足,如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簋就属于二里岗时期的圆形圈足簋。到商中期,簋一直保持了圆形的圈足。直到商晚期,维持了数百年的几何形状才开始发生变化,圆形簋的圈足以下开始出现方形座,或在圆形的圈足下面加铸兽足。
商晚期已经铸有方座簋,但为数较少,更多的方座簋则是出自西周。从各地出土的情况看,方座簋始铸于商代晚期,普遍使用是在西周及其以后。
方座簋只是底座为方形,簋的腹部仍然为圆形。这币中几何形状上的变化,需要制模、制范、制芯等工艺在技术上的支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凡方座簋,方座以上的部位,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圈足簋,只是在完整圆形簋的圈足下面增加了一个方形座。很明显,圆形簋与方座簋之间存在着工艺及技术上的发展关系。为解决簋的这种工艺技术发展问题,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对商晚期圆形簋及西周早期的方座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
所谓范铸模拟实验,应该是模拟古代当时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设备条件等,按照当时的工艺技术,从零开始进行工艺设计、制模、制范、制芯等操作,最后浇铸出与商周的范铸结构一样的青铜器。商周时期的制模工艺,当以机械造型为主,不可能以雕塑造型为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商周时期塑造器形的主流工艺,应是采用诸如陶车式的车削工艺制作圆形器的泥胎,采用几何造型的翻制方法,制作方形器的泥模胎,采用量角度或分等分的方法,对泥模胎进行分型切割的工艺为主。只要角度分得相对准确,当数块相同角度的范对合后,总能保持一个相对圆或相对方的型腔。也只有采用这样的工艺操作,才是普通劳动者用来造型的工艺技术,并不需要劳动者具备雕塑技能。即使雕塑出来,也存在相当多的器形是无法直接在模上翻范的问题。
制模工艺应是从制泥质的原始模开始,在制作出的原始模上翻制阴模,再在阴模上翻制阳模,之后才是翻范。模与范之间,存在着几何形状的传递关系。如果从出土的实物上去翻模,就脱离了商周青铜器范铸工艺中制模的工艺设计思想,制出???范不能体现原始的分型原理,也不存在本应有的模范关系。所以,这样的范铸模拟实验,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没有实际意义。
商周时期翻制好了的泥范经过阴干后,都是在倒焰窑中进行焙烧。因倒焰窑都是盘筑在地面,在泥范逐渐被烧制成陶范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窑内会直接受到地下不断蒸发上来的水分影响,会出现与现代电炉烘范完全不同的参数。因此,如果使用现代的电炉进行烘范,其烘范的时间、温度等,都会与商周的烘范工艺参数相去甚远。因此,采用现代电炉烘范的模拟实验,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充分考虑到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根据商周范铸工艺的技术条件及设备条件,我们设计了圆形簋及方座簋模拟实验的工艺,并按照设计的工艺,顺利地完成了圆形簋及方座簋的范铸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了商代圆形簋是怎样发展到方座簋,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技术发展关系。下面,就对各地出土簋的范铸结构,及我们对此次范铸模拟实验研究进行论述。本次范铸模拟实验中的泥模胎、原始模、阴模、阳模、泥范、泥芯及錾模、纹饰,由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佘玲珠具体制作。
一、观察商至西周簋的范铸结构
首先需要观察出土各种簋的表面,从留下的铸造披缝认定分型的结构及规律。我们调查了许多博物馆中大量的簋,在我们所见到的商至西周的圆形圈足簋中,发现有三分、四分及六分共三种,即圆形簋一周有三条或四条或六条等距离的纵向披缝从口沿到圈足。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商晚期方格乳钉纹三耳簋,即是采用了三分法铸造的。又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的无錾方格乳钉纹簋,就是采用了六分法铸造的。在图1中,左边为故宫博物院藏三分法铸造的簋,可看到此簋一周有对称三个錾。绝大多数商周青铜器的錾都会设置在分型线上,这个簋的三个錾也同样都设置在了分型线上。所以,此簋为三分法铸造的。采用三分法铸造的其他青铜容器,在商代并不少见。但采用三分法铸造的簋,却极少见到。图1右边为宝鸡青铜博物馆藏的簋,在此簋的一周,可看到六条均布的纵向披缝。图中两个白色箭头所指之处,即是其中的两条披缝。但绝大多数簋是以四分法铸造,三分及六分的圆形簋数量都很少。而在商晚期至西周的方座簋中,一般分型都是四分。
在战国的簋中,有少数二分的方座簋,如战国早期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方座簋就是二分的,这种工艺是采用的实物造型,属于当时的复制品,不属于正规的范铸工艺,就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了。商晚期至西周的方座簋虽然大多是四分,但也存在二种范铸结构。可见到的铸造披缝都明显存在于方座以上及圆形簋体上,方座的四个立面一般都是完整的,没有铸造披缝。在方座与圈足结合处的平面,可看到有铸造披缝与圆形簋的铸造披缝贯通,说明这些披缝都是分型的部位。图2为我们依据商晚期至西周方座簋范铸结构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检测磷酸铁锂粉末中磁性金属异物及磷化铁含量的方法.pdf VIP
- 2023年华为公司招聘职位要求.pdf
- 三年级心理健康第1-16课全册教案.pdf
- 2021面瘫的针灸治疗测试题【附答案】.doc
- IATF16949第五版DFMEA管理程序+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doc
-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pdf VIP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格版-打印保健养生.docx
-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样本).pptx
- 手机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oc VIP
- 河南省图集 12YN6、12YN7、12YN9 热力工程、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 DBJT19-07-201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