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特色.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特色

浅谈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特色   摘 要: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其游记散文数量虽不是很多,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不少的传世名篇。欧公的山水游记散文具有借景抒怀,结构缜密,委婉曲折,平易自然,言简意深,骈散兼美的艺术特色,开北宋文坛之新。   关键词:欧阳修;山水游记;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09-02   欧阳修作为宋代著名的杰出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和史学家,他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精神面貌,通过他的散文,以特具风神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出来了。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为了引导古文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以毕生的精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方面为北宋初期的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就是他把“文”和“道”运用在散文写作中的代表。在文、道关系上,欧阳修认为“道”是核心,是根本。因此,他的山水游记将状物、写景与抒情言志相结合,取得了卓越的文学成就。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粗略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借景抒情,言简意赅的表现手法   正当欧阳修登上仕途和文坛的时候,北宋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已日趋严重,统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欧阳修自然也被卷进新旧党争的漩涡。但他却坚定越站在改革派一边,关切国事,同情人民,主张减轻赋税,革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由于他坚持直言净谏,因而遭到了保守派的诬陷,被朝廷贬斥。欧阳修人虽被贬,但心存革新。他在诗文中,抒写情怀,议论国事,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为革新而呐喊。宋仁宗庆历五年,他被贬至滁州后,并未消极处世,而是“志气自若”,“不求声誉,宽简而不忧”。他的这种感怀与理想在这一时期所写的山水游记中,继承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使我们在他的游记散文中既领略了山水风光之美,又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作者倾注于其中的真实感情。   《醉翁亭记》这篇游记散文就是通过尽情描写琅邢山的景色之美、宾主游宴之乐, 含蓄地表现了他寄情于山水的志趣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全文情感充沛,无论写景叙事都跃动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怡悦之情。   同时,欧阳修的游记散文还具有言简意赅的艺术特点。例如,《醉翁亭记》的第一句“环滁皆山也”。欧公用短短的五个字,就把滁州四围的环境浅浅勾出。这足以让我们领略到欧阳修为文之精妙。这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文学理论密不可分。   二、结构严密,回环曲折的行文结构   欧阳修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着许多构思严谨,结构严密的作品。如《醉翁亭记》,文章的首段由远山而近山,由水而亭,由亭而人,由人的行为而人的内心世界,逐层推展,那情形就像电影镜头的推摇,先是远景,接着是近景,最后是特写镜头,让人回味无穷,引人入胜。整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一层深一层,从容委婉,极尽波澜起伏之妙。全文结构缜密、构思精巧,给读者并不带来压迫难懂之感,而是从容不迫,毫无拘谨之乐。   同时,欧阳修的文章还注重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其回环曲折的行文结构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以《丰乐亭记》为例,从片名上看是“亭”之记,但重点实在“丰乐”二字。这不仅因为世道“丰乐”是为此亭命名的原因,更因为抒发太平气象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从这一本意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整个行文作了精心的安排。一是轻重相济的笔法。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歌颂世道丰乐,抒发太平气象。因此,作者有意地将重彩之笔留在“滁于五代干戈之际”和“自唐失其政”两段。文章以逆笔插入,追忆,描述,感慨,抒情,议论,笔笔顿挫有利。   正因为欧阳修注重文章结构的缜密,以及形式的回环曲折,才能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与文章合为一体,达到抒情与叙事的统一。让读者在欣赏行文之美的同时,随着欧公的笔触,感受时代的变迁,体会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如此说来,欧公的文章,不仅仅给人以视觉之美,还带给读者以思想感触之深,这也是欧阳修散文的魅力所在。   三、措辞平易,骈散兼美的语言特色   欧阳修的文章写得如此平易自然,明白晓畅,并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而得的。这其中包含着他艰苦劳动,认真创作的结果,也得益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   首先,唐末五代以后,文风绮靡流荡,古文阵地失守,那时朝廷内部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吕夷简为代表的保守派矛盾斗争十分尖锐,欧阳修站在范仲淹一面,积极支持“庆历新政”。而“庆历新政”中就包含着改革文风的内容。为了实现政道与文道的统一,欧阳修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并提出一系列文学理论主张,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带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他成为这场诗文革新的领袖人物。他要求“道胜文至”,变唐代古文家“文以明道”的主张为“言以载事”、“事信言文”为立言准则,以“简而有法”为文法标志,形成以简易为主的平易自然艺术风格,引领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