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豆价值及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藜豆价值及栽培技术

藜豆价值及栽培技术   摘要:藜豆是蝶形花科藜豆属或藤豆属中以嫩荚及种子供食用的栽培种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饲用价值。目前人们对藜豆栽培技术研究不多,在各地呈零星种植状态。通过试验,将早熟、晚熟藜豆搭配种植,采用拱形架网式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了藜豆产量,增加了复种指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藜豆;价值;高效栽培   藜豆,别名黧豆、黎豆、猫猫豆、毛毛豆、毛胡豆、毛狗豆、小狗豆、狗爪豆、龙爪豆、狸豆、八升豆,为蝶形花科藜豆属(Stizolobium P.Br.)或藤豆属(Mucuna Adans.)中以嫩荚及种子供食用的栽培种群,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原产亚洲南部,中国是原产地之一。据《中国植物志》记载[1],藜豆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北、台湾均有分布。另外,在云南、湖南、安徽等地也有分布。可作蔬菜食用的有黄毛藜豆、茸毛藜豆、藜豆及白毛藜豆等4个种[2]。中国各地栽培的都是地方品种,四川栽培的多为黄毛藜豆[3]。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直根系,根系发达,肉质状,入土较深。茎蔓生,多分枝,攀缘能力极强,有支架时蔓长可达10 m以上。子叶留土,基生叶单叶对生,近心脏形,以上为互生的三出复叶,复叶的顶叶阔卵形或短圆卵形,侧生小叶基部极偏斜,呈不规则圆卵形,长7~14 cm,宽5~8.5 cm,先端钝或微凹,叶两面皆被白色疏毛。花为腋生总状花序,花大,1~3朵一簇,每一花序有花5~30朵,苞片小,线状披针形,花萼阔钟状,上部裂片极阔,下部中间1枚线状披针形,花冠深紫色或白色,龙骨瓣长约4 cm,旗瓣长约2 cm。嫩荚绿色,长8~10 cm,宽约2 cm,先端稍弯曲,密生白色或灰色茸毛,成熟时呈黑色。种子较大,近似球形、圆矩形或椭圆形,种脐明显。每荚3~8粒种子,常为白底褐色条纹或大理石色。百粒质量110~170 g。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藜豆喜高温,不耐霜冻,一般以20~30 ℃的温度为宜,夜温21 ℃对开花有利,5 ℃以下幼苗易冻死。藜豆为短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生长期需要强光,低温寡照条件下易落花落荚。藜豆较耐旱,不耐涝,低洼潮湿地不宜种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以沙壤土最佳,土壤PH 5.0~6.5为宜。   1.3 营养价值   研究表明,藜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其常规营养成分接近蚕豆和大豆[4]。 据测定,每100 g干豆蛋白质含量27.3 g,脂肪含量1.3 g,碳水化合物含量44.7 g,Ca含量85 mg,P含量836 mg,Fe含量7.7 mg,硫胺素0.39 mg,核黄素0.19 mg,尼克酸1.12 mg[5]。   藜豆的嫩豆荚与辣椒炒食或与肉食搭配烹饪,口感肥厚、味道独特,其种子与排骨、猪蹄炖汤,其味鲜美,或加工成豆腐、豆酱等。但藜豆有微毒,嫩荚需要在沸水中烫煮20~25 min,趁热撕去有绒毛的外皮,沿背缝掰开果荚,用清水浸泡至少24 h,期间多次换水漂洗,直到不现黑色为止再烹炒食用,老熟种子更要用清水充分浸透并漂洗。   1.4 药用价值   我国自古就有利用藜豆属植物作药物的传统,如《本草纲目》中记录有将藜豆“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及黎豆“味甘、微苦,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闷”,具“温中、益气”之功效[6] ”。在中医处方中有用狗爪豆根入药,具温中益气、清热凉血和催欲作用。研究表明,藜豆属植物主要含左旋多巴、藜豆素等非蛋白氨基酸及?-咔琳等吲哚类、喹啉类生物碱[6-8]。在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上,左旋多巴已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CO中毒引起的震颤性麻痹综合症的常用药物[4]。   1.5 饲用价值   藜豆适应性强、耐瘠薄,生物产量高[4],大面积栽培时每667 m2干豆产量可达600~1 000 kg,藤蔓300~400 kg。藜豆常规营养成分接近饲用蚕豆、大豆,尤其是在蛋白质、无氮浸出物、总能、消化能等指标上接近或超过了常规精饲料;氨基酸种类齐全,少有限制性氨基酸,作为精饲料利用可增加饲料利用率。但作精饲料时需经脱毒处理,否则对家畜健康有潜在毒性[9]。   2 栽培技术   藜豆主要以嫩荚果供蔬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其荚大而厚,口感肥厚而多肉,味道独特,深受消费者欢迎。藜豆栽培方式多为零星种植。在四川隆昌、自贡、金堂等地虽有一定规模化栽培,但当地农户在栽培模式、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藜豆产量低,效益差。笔者采用拱棚网式栽培技术,将早熟、晚熟藜豆合理搭配种植。早熟藜豆采收时间6月上旬-8月上旬,667 m2产量750 kg,均价7元/kg,产值5 250元;晚熟藜豆采收时间7月下旬-10月下旬,667 m2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