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制度批判.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

第二章 两种主流的学术评价制度 我希望我们可以同意从数量的意义上来用研究成果作为任用或提升的一项标准是一种不合适的思想……平庸学识的过度生产是当代学术生活的最为夸大其辞的做法;它会因单纯的篇幅而隐匿了真正重要的著作;它浪费了时间和宝贵的资源。 ——[美]T.肯尼迪(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前校长、《Science》主编) 学术计量及其在欧美学术界 1990年代以来,许多学术机构为了便于对学术研究从事管理和激励,引入了对学术成果的定量化评价办法,通过规定研究成果的等级,计算研究成果的数量,赋予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劳动以不同的分值,加以计酬和奖励。这种做法本来出自西方,有一定的理性根据和历史渊源。但在美欧学术大国,学术计量因为受到强烈质疑而仅仅作为一种评价的辅助手段。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方法的来龙去脉进行简要的梳理。 文献计量学:量化评价之滥觞 长期以来,学术界习惯于对学者能力和论著价值做定性评价,而随着数学的应用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尝试将文献情报的价值加以数量的分析的努力也就应运而生了。从1920年代开始,西方就有一些文献分析专家注意到不同的文献作者、不同的文献、不同的期刊,对学术的贡献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他们的研究和计算,得出了一些准定律的定律。到1960年代,人们把这种运用计量的方法来评价文献价值的工作统称为文献计量学,并归纳了几条作为后来研究基础的重要定律: (1)布拉福德定律 科学论文在科技期刊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少数期刊中“拥挤”着大量的论文,大量的期刊中“稀释”着少量的论文。1934年英国信息学家S.C.布拉福德(Bradford)明确地指出这种倾向。他写道:“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刊登相关论文减少的顺序排列时,可以划分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该区域论文数量相同的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里的期刊数量成1:n:n2…,”这就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布拉德福定律。 (2)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本世纪19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论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的数量的1/4,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论文额数量之间的关系。 (3))))))))))—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都在美国,1970年美国就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组织的《科学指标》,在科学家评价、科学成果评价方面也多有研究报告或案例问世,但美国至今没有形成规模性地应用量化方法的态势和氛围,就连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未全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试验,我我国的一些在美国留学和工作多年的学者至今根本不知道SCI为何物,更不用说SSCI和A&HCI了。所以美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格里菲斯说:“从相对指标,或者说,按学科的社会建制、持久的学术研究项目(经费)、大学开设课程状况等指标看,科学计量学在美国亦不过属小科学阶段。” 发生这种所谓客观的、高效的量化方法在科学发达国家不能推广的情况不是偶然的,根源就在于量化方法本身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缺陷。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尽管文献量方法对所有的引证一视同仁,但并非所有的引证都同等重要。许多引证是引用常规方法、统计设计、技术修改、或标准数据;有些引文则是用来提醒防止错误的。最重要的引证是承认相关的工作或暗示可能的扩张和应用。这样,一篇论文受到多次引用的事实并不是其自身科学质量的充分证据。另外,科学家若具有非常专门化的研究兴趣,由于出版物很少,引用率通常就会比其他领域低。”“只有当评价的团体较大而且相互可比时,或用这种定量方法作为强化同行判定说服力的辅助手段时,才是最佳的使用。”在本章第四节中,我们将对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做进一步对比分析。 从个案来看,人们也发现,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价值,而因为去难度大,耗时很长,发表的成果不可能多,在量化评价体质中会被严重低估,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学者A.怀尔斯费时八年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在此期间,他绝少参加会议,发表论文;最近的一例则是一位不知名的日本学者田中耕一荣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方面,又可能看到更多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取得成果众多。成果面世的刊物级别也相当高,可以得到很多的量化得分,但对学术的贡献并不大,更严重的是它还诱发了严重的学术违规行为,不久前的一例则是200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生的舍恩事件。 第二节 我国时下学术量化评价的特点及其弊端 科学计量开始于美国,在其祖国只得到非常有限的认可,在欧洲少数小国受到重视,在欧洲大国尚处于摸索阶段么人在中国却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多有发展,这可能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而且这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