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灾避难公共绿地应急避难功能探讨.docVIP

防灾避难公共绿地应急避难功能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灾避难公共绿地应急避难功能探讨

防灾避难公共绿地应急避难功能探讨   摘要 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尤其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目标以及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己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安全都市城市绿地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TU984.1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城市绿地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的配置绿地和其它开放空间,使其连接成一个内部各部分有机联系、功能协调地系统,是目前绿地规划和配置的主要课题之一。   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具有较大的规模和相对完善的设施,相对开阔的空间特性,平时具有景观、休闲娱乐和健身功能的区域在与防灾减灾功能及其配套设施结合后,会形成一道屏障,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配套的设施和设备便能够发挥作用,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恶化,能够有效发挥防灾减灾的功能,从而成为应急避难的良好场所。      (图1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 北京防灾避难公园建设   地震灾害是北京地区的主要隐患灾害之一。20世纪以来,北京周围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三次,即: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和宁河7.1级地震,它们都给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北京防灾避难公园建设情况图2)      3 防灾避难公园建设作用   防灾避难设施是公园和绿地防灾功能的基础与保障,也是确保避难者安全避难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公园一般分为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及临时防灾公园三级防灾据点。依据规划,为各个地域配置与其防灾功能相对应的设施并绘制各个设施配置的平面图,配置设施时应当考虑各个设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设施的综合防灾功能。   防灾避难公园建设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⑴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临时生活的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等。   ⑵防灾避难公园是救援、修复家园和复兴城市活动的后方支援据点,需要建设救援部队等的驻扎营地、卫星通讯设施、紧急车辆基地、大型直升飞机机场、加油站、发电设备等各种设施。   ⑶防灾避难公园是消防和救援活动的据点,也需要建设广播和通信设施、粮食等生活必需物资的储备仓库及抗震性蓄水槽。      (马甸公园实地调研)   4 城市防灾避难公园建设建议措施   ⑴应根据城市人口密度来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是衡量我们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标准,是以城市总人口作为基数计算的,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在做城市绿地面积确定时应将其服务半径范围内人口密度作为一个因素。   ⑵对普通公园进行合理改造,提高防灾避难效能   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的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树林带、草坪、水面、公厕和其它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设施。可以依据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在普通公园的基础上附加必要的防灾减灾功能(如:增设防灾减灾设施、避难道路、防火隔离带、抢险救灾物资仓库等),则可以改造成防灾避难公园。   ⑶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结构发挥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的最大效益   防灾植被带一般设在绿地四周,绿地外围发生火灾时起防火作用。从绿地外围火灾现场到避难疏散场所的地域可以划分为火灾危险区、防火植被带和避难所,即通过防火植被带隔离火源与避难所确保发生严重火灾后不受或减轻火灾对园内避难所的威胁。乔灌草结合的复杂植物群落结构都优于简单的草坪景观,因此我们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在满足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防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绿地视觉景观。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应注重乔灌草搭配,形成生态性强、富有层次感的植被景观。复层结构林带要比单层结构林带的防灾性能好,乔灌草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蓄积水分,保持水土,保持局部的小环境。植物选择原则为:着重从防灾角度考虑,并兼顾生态性和观赏性。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为了防止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选择树冠宽大、浓密,根系深广,截留雨量能力强和耐阴性强而生长稳定的树种,如柳树、槭树、胡桃、枫杨、水杉、云杉、冷杉、圆柏等乔木、夹竹桃、胡枝子等灌木。以木结构建筑较多的地震多发区,可选用不易燃烧的树种作隔离带,根据火灾规模设计防火植树带的树种、宽度与高度。宜选择火焰遮蔽率高、抗火性能强的树种构建防火树林带。如苏铁、银杏、青冈栎、槲树、珊瑚树、棕榈、桃叶珊瑚、女贞、红楠、山茶、厚皮香、八角金盘等。   ⑷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为了提高城市绿地防灾效能,提出“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