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狩猎园建设项目可性研究报告
*******碧海蓝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狩猎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0年8月目 录
第1章 总论 4
1.1项目摘要 4
1.2编制依据 4
1.3项目提出的背景 4
1.4可行性研究工作原则和范围 5
1.5立项目的 6
1.6建设内容 7
第2章 项目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8
2.1项目立项的背景 8
2.2项目立项的目的及意义 10
第3章 供水现状 14
3.1供水水源 14
3.2供水范围 14
3.3水源地情况 14
第4章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15
4.1自然环境简况 15
第5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17
5.1项目工程内容 17
5.2实施方案 18
第6章 投资概算 24
6.1投资概况 24
6.2投资估算 24
6.3资金筹措 25
第7章 项目建设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26
7.1项目建设环境效益 26
7.2项目建设社会效益 28
7.3项目建设经济效益 28
第8章 项目进度计划 31
第9章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32
9.1组织措施 32
9.2技术措施 32
9.3经济措施 32
9.4质量保障措施 33
9.5资金保障 33
9.6法律法规保障 33
第10章 结论及建议 34
10.1结论 34
10.2建议 35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碧海蓝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狩猎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三、项目建设单位
****碧海蓝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四、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东干丈村东南,地处110国道38 公里处,向北4公里即到,距离呼和浩特市区28公里。地处平原丘陵区,主峰东西走向,沟势为南北走向,山前形成冲积扇。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西山总占地2168414.41m2,约3252.61亩。西山生态山区建设占地2156197.45m2,约3234.28亩。土建工程建筑面积75m2。规模为5座15平米猎人小屋与古典城堡。(本项目只在西山进行建设,总占地面积2300亩)
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六、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20个月,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
七、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共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0万元,基础建设流动资金30万元。
八、资金来源与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近几年来,国家、自治区、市专门下发“大力发展农业及林业产业化及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和浩特生态市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部分)》的通知 呼政办发[2000]37号1、严格遵守国家及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及条例。2、以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为纽带,以千家万户农民为依托,以农民脱贫致富和财政增收为目标。按照产业化模式进行项目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3、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突出新工艺、新技术的先进性,并与实际条件相结合,使项目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新建项目实施按高标准、高起点要求建设。4、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同时,并注重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狩猎是在国际上普遍得到认可的一项活动,狩猎对象包括鹿、狐、、等,规模很大。调查显示,2001年,美国有1300多万16岁以上公民参加了狩猎,狩猎产生的经济效益达206亿美元。我国东南西北,物产丰饶,从1984年在黑龙江建成第一个国际狩猎园到目前,已经建立了25个国际狩猎园,狩猎物种涉及盘羊、岩羊、马鹿、扭角羚、野牦牛等十几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遗产,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在保护动物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将可持续利用,发挥野生动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提高人民对野生动物的认识,促进有效保护。我国政府对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极为重视,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自然山区。保护经费主要由国家投入,有限的经费难以满足需要,保护措施也就很难落实,严重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各国从保护的实践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逐渐走出了“纯保护主义”的死胡同,认识到持续、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保护发展野生动物的有效途径。近代,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大多依赖于开发利用并得以实施的。近年来我国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开辟了以有蹄类为主要狩猎对象的国际狩猎园,成功接待了大量的狩猎爱好者和生态旅游观光者,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盗猎和乱捕滥猎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