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戏(第一课时)
* 童年,像一条七色的彩虹, 时常引导我们走向梦的故乡; 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伴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徜徉; 童年,像一瓶醇香的美酒, 将我们纯真的往事珍藏, 并且愈酿愈香。 江南社戏(图) “社”,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 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 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 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v/b/7866715-1248835574.html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小说《呐喊》、 《彷徨》,散文《朝花夕拾》,杂文《坟》、《二心集》等。 1、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 期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2、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1930年起,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懈斗争, 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5、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 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 6、1936年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走近鲁迅 揭示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学习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 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4、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学会关注自己家乡 的文化习俗。 鲁迅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关系的追求。 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社戏(故事情节) 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 歌吹 蕴藻 家眷 漂 渺 踱来踱去 撮 棹 楫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chuì wēn zǎo juàn piāo miǎo duó cuō zhào jí 1、快速阅读全文,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按照主要情节先后展开的顺序可分为几 部分? 分别为这几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看】社戏 时间 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文 章 脉 络 (1——4) 写“我”在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突出了我对“社戏”的盼望。 (5——30) 写“我”和小伙伴 们赵庄去看社戏 (31——40) 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六一公公送豆】 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5—8) 戏前波折 (9—13) 夏夜行船 (14—21) 船头看戏 (22—30) 月下归航 偷罗汉豆 掘蚯蚓 钓 虾 放 牛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③看社戏前的波折; 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⑤去赵庄看社戏; 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⑦六一公公送豆。 3、课文写了哪些故事情节?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详写:③④⑤⑥ 略写:①②⑦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 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 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