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变的关键是打破既得利益1
PAGE
PAGE 3
目 录
TOC \o 1-1 \u 大学变革的关键是打破既得利益 1
中国需要更多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科学家 2
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3
大学生有资格当教学质量裁判员 4
高校科技成果应走出“闺阁” 5
比起学术造假 大学丑闻观才是真正的丑闻 6
美国高考两年内在华设考场 7
学校政府啥关系(教育论坛) 8
中青报:强制的早读,圈养的大学! 9
人一天中最具创造力时间 10
热点时评:高校学生怎样住 教育部才满意 PAGEREF _Toc214269601 \h 11
浙大多把尺子考量教师 PAGEREF _Toc214269606 \h 12
中国学者怎样才能拿到诺贝尔奖 PAGEREF _Toc214269605 \h 13
贫困生认定量化考核不可缺 14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赛落幕 340所高校参赛 14
高校新生缘何竞相转专业 15
博士论文写作不规范 全国博士生会议上专家直陈 PAGEREF _Toc214269603 \h 16
2008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100强 17
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保密工作 18
大学课堂如何留住学生 20
名校“蹭课”蹭出几多尴尬 22
清华大学研讨物理学前沿 PAGEREF _Toc214269609 \h 22
教育要有生态智慧 23
2008年10月20日 作者:王攀 来源:中国网
“大学重在培养和谐的人,而不是培养有用的工具!”18日,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在广州“公众论坛”演讲时指出,中国现代教育要重振启蒙精神,招回大学之魂。(10月19日《羊城晚报》)
有关大学教育的价值,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曾说过:“国家决不应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地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远非政府近前布置所能意料的。”
但现在,对于大学的功能,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自身,往往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于是,大学教育成为政府政绩工程的一部分,而大学也迎合市场之需,在商业化中迷失方向。
在政府和大学对大学教育功能急功近利的促使下,以“培养和谐之人”为目的的人文主义,被“培养有用工具”的理性主义、实用主义代替。大学不再注重人的自由之个性、全面之发展,而成为了培养葛兰西所说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职业加工厂,培养的人才缺少公共精神、人本精神,大学“培养和谐之人”的目的消失了。
蔡元培所言,大学要有三个条件:一,大学的独立和自治;二,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三,有促发大学自由精神的社会环境。但可惜的是,现在大学的三个条件悉数阙如。大学日益成为政府教育机构的一个分支,校长靠任命,越来越像官员,对上级官员负责而不对师生负责;大学日益官僚化,不仅让大学失去独立和自治,就是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也日渐稀缺,为了晋职、利益等,抄袭、剽窃的灰色学术大行其道,靠改写、炒剩饭等没有学术价值的黑色学术也很普遍,当大学不再专注新思想、新方法、新观念的发现和探索,就难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而大学大众化普及,社会上市场化、信息化等对大学的影响,也让大学越来越失去保持象牙塔精神的条件和基础。
大学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吗?不是。在有关大学的研究中,有识之士早已指出其弊病。解决大学问题的方法很难找到吗?也不是。在这个开放的年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复制。既如此,为何中国大学的改革仍旧裹足不前?就是2003年的北大改革,在全国瞩目下,最终仍是轰轰烈烈地来,黯然失色地去,悄无声息归于失望。中国大学积弊革除的步伐之所以犹豫不前,究其原因,是涉及利益面太广,大学积弊盘根错节。
改革就是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会触动既得利益者,大学改革亦如此。一方面,大学改革涉及政府、大学、社会三方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动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就会造成改革阻力。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是一种“软”任务,正如董健所说,“今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50年后,我们和子孙后代将尝到苦果。”正因为影响没有马上显现,所以麻痹了决策者。显然,要改变大学“培养有用工具”现实,回归大学精神,大学功能回归到“和谐之人”的培养上,一是政府、大学、社会要有勇气打破利益格局,给大学改革减少羁绊;二是认识到大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责任编辑:李婧)
2008-10-23 科学网 陈欢欢
10月6日,《科学时报》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题为《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的文章,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发现经过。两天后,对这项工作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下村修、钱永健和沙尔菲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无独有偶,6年前,2002年10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