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镜研讨
摘 要
古代铜镜不同于我们今天的玻璃镜,其正面可以照容,背面常铸有纹饰和铭文。
就镜背而言,其丰富多彩的纹饰文化和铭文文化,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
个重要窗口。我们可从中看到各时期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
等诸多内容。就镜面而言,其本身空无一物,因此对其研究,只能借助文学这一载
体,即文学中的镜子描写。故本文即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古代铜镜镜背、镜
面两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了古代铜镜的起源、
“镜”字源流及铜镜的别称。第二、三章分别研究镜背的铭文和纹饰文化。第四、
五、六章则是研究文学中的镜子。
因古代铜镜铭文以汉唐为盛,故本文即在对历代镜铭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主要
研究汉唐镜铭文化。如古代镜铭与古代诗歌发展的关系、汉代镜铭体现出的广告意
识、汉镜铭文与汉人的社会追求、汉镜铭文的用字特点及原因、隋唐铜镜铭文内容
形式的新特点等内容。
铜镜纹饰更具精神文化内涵,它与儒释道等息息相关。本章亦以汉唐为例,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铜镜纹饰文化进行研究:汉镜人物纹饰与儒道思想、隋唐铜镜
中的佛道色彩等。
文学中的镜子描写(“镜”意象符号)更为丰富多彩。“镜”作为我国古典文学
中的传统意象符号,在历代作品中都可见其踪迹。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行归类和研究:一、作为伴侣的镜子(美人照镜、对镜咏怀、对镜自省、镜恋、仇
镜、变形镜)、二、作为信物的镜子(破镜重圆、玉镜台、千秋镜、石镜)、三、作
为神器的镜子(治病救人之镜、随月昏明之镜、降妖镇邪之镜、照见未来之镜、善
恶因缘之镜、镜卜与镜听)。
文学中的镜子最终超脱了实用性,进入了象征领域。镜子不仅可以喻物(喻月、
喻水、喻天、喻冰、喻扇、喻纸等),还可以喻人(喻清官、喻隐士或仙人、喻贤才
或智者等),甚至是喻道(喻清明之道、喻君子之鉴等)。
古代镜意象在现代文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及影响。就诗歌而言,其中最为
I
明显的就是自鉴的描写比古代多得多。除现代诗歌外,现代小说中的镜意象也非常
丰富,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张爱玲。她笔下的人物在面对镜子时,自信和自省的成
分少了些,而更多的则是对镜时的顾影自怜、扭曲变形、脆弱易碎,以及内心苍凉
情感的真实流露。古典镜意象在她笔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总之,伴随人类几千年历史的铜镜,它不仅仅是鉴容之器,更是物质和精神的
统一体。在有形而有限的镜体之中,蕴含着无形而无限的精神文化。
关键词:铜镜 铭文 纹饰 镜意象 镜喻
II
Abstract
Unlike the glass mirror we have today, the Ancient bronze mirror in Chinese could
reflect the image in front of it, and were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pictures and inscriptions.
Therefore, it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window through which we study the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such a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language, culture, social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etc.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Without anything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mirror, the research on it can only be done with description of the mirror in
the literary works. These are our basics to have a deep stud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