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杨礼赞茅盾》PPT课件
关于茅盾 知识积累: 什么是象征? 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借助具体事物,揭示某种意义或表现某种精神品质。 象征有何作用? 一、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二、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试试看 你能概括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白杨树的形貌的吗? 本段中哪几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精神气质? 读课文第2段思考: 1、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 2、暗写华北抗日战场,为后文作者的赞扬作铺垫。 结语: 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幅无形的画,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愿你们能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 * 白 杨 礼 赞 茅 盾 ???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 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是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解题: 《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尊敬和赞美。 时代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白杨礼赞 外部形态 干 枝 叶 皮 笔直绝无旁枝 向上紧紧靠拢 片片向上 光滑泛淡清色 内在气质 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外部形态 你知道吗? 白杨树除了具有这样的精神品质以外,它还象征着一些东西。 读第7段思考: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1、北方的农民 2、守卫的哨兵 3、精神和意志 你能找出第7段中的几个反问句吗? 想想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找一找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第一个“难道”为由树到人的赞美做准备。 层层递进 气势恢弘 树 人 反问与排比 第二个“难道”点明象征北方的农民。 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 第四个“难道”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你能仿照它写一句话吗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想想看 读一读 想一想 1、作者笔下的高原是什么样的? 2、高原风光给了他什么感受? 高原风光 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感 受 雄壮 伟大 单调 想一想 作者要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写高原风光? 作者写高原风光的目的原来是为了: 你明白吗? 作者对白杨树进行了赞美,也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歌颂,可为什么在结尾处还写楠木呢? 楠木———白杨树 突出 白杨树生长环境平凡 精神伟大 对比 启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