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积累课件2.pptVIP

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积累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积累课件2

三、古今异义 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丝 委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放弃 今义:委托 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被举荐 今义:举起 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表现 今义:出征,征收 ???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义:明白 今义:比喻 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示判断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曹刿论战》 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动作重复 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间隔、空隙,不连接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陈涉世家》 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古义: 逃跑 今义:死亡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遇到 聚合 怜 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怜爱,爱戴 今义:可怜,怜悯??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或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古义:有人 今义:或许,也许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出师表》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 今义:深切地恨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低劣 晓畅 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义: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 否 陟罚臧否 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古义:时 今义:四季中的秋季 义 引喻失义(《出师表》) 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正义,意义 猥 猥自枉屈(《出师表》) 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今义:卑鄙下流 ???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庶 庶竭驽钝 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桃花源记》 交通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间隔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断绝来往 今义:隔开,不连接 无论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豆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今义:豆类名称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四、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也有可能它既可以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 如:“曾”、“已”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已” ①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②已经 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罢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国” ①国都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 ②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③国家 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