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子升集研究
摘 要
地三才”之一,不仅是北朝寒门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也是叱咤北魏文坛的著名
文士,还是跻身国史修撰的史学家,以及东魏政权的律令制定者和历法修订者之一。他
在北朝文学于乱世末世势必发生质变的关节点上,以代表寒门之士的姿态嘎然独造,率
先扬起尚实兼尚丽的艺术旗帜,一方面保持北朝文学的基质与本色,一方面吸纳南朝文
学的艺术技巧与方法,努力融合南北文风,既不忘经世致用,又注入求新求美的理念,
既未陷入单纯模拟南风的窘境之中,亦未仅仅延续质朴无文的魏初文格,恰恰在不无模
仿更有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在文学基质和固有本色中孕育诗文新气派和新景观的新道路,
真正使北朝文学实现了转型,得到了提升,而且更为嘹亮地迸发出寒门文学的主旋律和
最强音,给予后世以深远广泛的影响。
《温子升集》是温子升文学创作的结晶,最早结集于东魏末叶,然而由于传写维艰、
兵燹战乱等原因,其集早已不复存在,作品亦多散佚。逮至明朝后期,才有《温子升集》
的辑本问世。时至今F{,现代学者或为之再作考订,或为之详加注释,或为之略作说解,
可谓各有千秋,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对《温子升集》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成
果,仍旧罕见鲜睹,大体称得上是一个空白。
有鉴于斯,本文试图对这一空白略加填补。主要运用辑佚学、校勘学、辨伪学、提
要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结合文学批评理论,通过考证、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
对《温子升集》加以综合研究,做出整体评判。
本文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正文除去导言与结语,凡八章、二十七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是剖析北魏后期乱局与南北文学走势,探究《温子升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结
合温子升的生平经历,确定某些文章的写作背景与具体时间;辨析《温子升集》首次结
集的情况与特质,由此显示出温子升其人其集的独特之处。
二是从历代书目、现存古代典籍中,考察《温子升集》及温孑升其他著述的存佚和
分布状况,揭示出《温子升集》的显晦之迹;并对《温子升集》现存行世的诸家辑本进
行比较分析,指出彼此间的异同得失。
三是扣住辑本《温子升集》所收录的具体作品,从宏观一k究寻它们所蕴含的多方面
的思想内容,进一步辨明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政治主张;针对前人对温予升作品艺术特色
III
的评价,提出笔者本人的看法,对《温子升集》所具有的艺术特色重新做一番检视。
四是结合历代对温子升及其代表作的评论,予以重新审视,给温子升一个较为客观
和较为精准的评判。即:“好预事故”理应肯定;“文士之冠”绝非虚誉;“韩陵片石
千古定论,“芜音累句毋庸讳言。
五是在前人已有整理成果的基础上,参取历代群书收录或征引温氏诗文的情况而择
善以从,重新辑录《温子升集》,计得文28篇,诗ll首,佚句5条。对每篇诗文撰写
题解,各出校记,题解重在点明每篇诗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问、内容大意和艺术特色,
以求作一小结。
附录则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温子升生平传记资料汇编。重在遗闻轶事的搜集、梳理与开列,以求扩展资
料范围,拓宽研究空间。
(二)主要参考书目和论文
温子升作为北魏后期乱局和东魏政权受制于新军阀的诸多情状的见证人和代言人,
既是北魏文学的最后一位终结者,更是北朝文学跨入新境界的肇始者,同时成为南北文
学交流融汇的开拓者与推进者,其创作成就集中体现在《温子升集》中。对《温子升集》
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加以透视、剖断,有助于凸显温子升及其诗文作品的卓异之处,
确立温子升的固有地位,明了温子升在当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更深入地探析
北朝文学状况以及南北朝文学的不同特质。
通过对历代有关《温子升集》的著录与评论等资料进行完整汇集、系统梳理和深入
研究,可以更清楚地发现并确认温子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究竟何在。
进一步全面、系统、精确地整理《温子升集》,无疑能为日后学术界的研究提供更
为可信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关键词:
《温子升集》 诸家辑本历代著录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历代评论
IV
Abstract
Wen isoneofthe and collectionofWen who
Zisheng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