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选材“撞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避免选材“撞车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 要避免考场上选材撞车现象,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作文题来,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最好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 3.?避同求异,独特出众 新颖的材料不仅能给人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勾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所谓材料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 首先,人无我有,人有我奇。考场上,材料要新颖,要避免选材“撞车”,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作文题来,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材料,千万不能用,这多半属于陈腔滥调。稍加思索想到的那个材料,最好也不要。正确的做法是: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其次,去粗取精,以一当十。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魏巍从众多的材料中精选出3个典型材料,就充分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德。 最后,推陈出新,旧材新用。有些材料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2003年北京满分作文《转折——一百个海子的复活》,点评海子,颂扬海子,获得满分。2005年四川考生在《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一文中,扣住话题“忘记与铭记”,驰骋想象,追怀海子,表达了对海子这位天才诗人早逝的永远怀念,体现出青年人对诗的理解和渴望,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也显出海子的诗在青年心中激起的涟漪。无独有偶,2006山东考生《遥望晶莹,近观纤瑕》,远望“海子,一个追求者,信仰着的诗者,一颗远望晶莹的星”,“静静地,走近海子,我能看到他满是寂寞与苦涩的灵魂,其实他情感的纤瑕与你我一样”,结合屈原、凡高等材料,表达了“遥望会是晶莹,而近观同样有纤瑕”的主题。有趣的是,2006年另一位山东考生在《守望遥远?我们的天堂》中也运用了海子作为材料,说“坚持远观世俗的海子永远幸福”,阐释了“守望遥远会滋润这个时代的麻木”的主旨。由于出语不凡,见解独到,这些文章都获得了满分。4.?顺序操作,注意规则 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在草稿纸上列出你认为切合题意的材料,为节省时间,每则材料可用三五个字作提示,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 选定的材料,在具体使用中还需要根据情况有所区别。有的在文章中保持原样,如引用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需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的剪裁。 【解题方法指导】 拿到作文题目,考生有两种状态,一是大脑几乎一片空白,二是众多信息扑面而来。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有序化?可用“纵横分聚”法。纵,即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横,即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我们常说的“古今中外”,就是“纵横思考”,也叫联翩思考。比如2005年全国卷,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先作纵向联想:屈原投江、勾践灭吴、司马迁受宫刑而完成《史记》、曹操兵精将广赤壁之战却败给了孙刘联军、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唐玄宗创开元盛世却使国家由盛转衰……古代的这些人、事,不都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吗?现当代的,鲁迅为民呐喊却无人应和、毛泽东从大山走出竟成了开国元勋、邓小平三起三落愈挫愈勇、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高考由全国一张卷变成各省自主命题……,不也同样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吗?再作横向联想,由小到大、由家庭学校到集体国家,乃至国际、宇宙,也一定能想出许许多多切合题意的事例。 分,即发散思考,针对某一问题多角度思维。聚,即集中思考,由四周向一点集中。比如让我们观察自己的拳头进行联想,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 一、拳头的骨节凹凸不平。首先,骨节的凹凸不平像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山谷,可以联想到地球的造山运动,进而联想到老师常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和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进一步联想到登山与人类征服大自然等等。其次,骨节的起伏像数学中的抛物线,抛物线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