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士人群体钻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明士人群体钻研

中文摘要 晚明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激荡变革的时代,士人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和传 承者,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追求在此时期发生了明显分化,并由此导致士人阶 层的群体划分。 士人群体的分化根源于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政治方面,吏治混乱, 政事废弛,人浮于事,卖官鬻爵,党派林立,对拥有“学而优则仕”理想的士人影响很大。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提高,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为士人选 择新的生活道路提供了经济条件。文化方面,阳明心学之哲学思想、多元化之价值观念 和僭越礼制之社会风尚的盛行,为士人群体的个性解放提供了文化理论上的支撑。 士人群体在晚明特殊的大环境下分化成三个不同的子群体。 坚守科举之路的士人群体。这部分士人虽然仍走传统的“学而优则仕” 的科举之路, 但在晚明科举考试道路日渐艰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他们在坚守仕进之路的同 时,也肩负起生活的重担。其文化生活除了读书备考以外,更多地参与讲会和结社活动, 互相切磋时文技艺,为早日科举成功长期奔波。其思想倾向复杂,既有过于追求科举成 功的功利思想,也有为了克服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呆板而追求心学之主张。他们的 人生道路,与前代士人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不同。 放弃科举而坚守儒业的士人群体。这部分士人虽然放弃了科举和仕途之路,但仍以 读书为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在整个士人群体中占据着大多数。在生活来源方面,他 们或只能做不被人重视而且收入较低的蒙师,或靠为人写墓志铭或通俗读物等卖文活动 而谋求生计,或因出色的文学才能而获取惜才之友的资助。在行为方式上,这批士人有 更多的时间交游与结社、游山玩水等。他们同友人切磋文艺,而非科举士人们讨论的古 板枯燥的时文技艺。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视读书、著述为乐,追求适意、丰富的生活 内容,纯净世道人心,维护社会秩序,从而使生活内容更充实、更有意义,其个性解放 意识表现突出。 弃儒就贾之士人群体。这部分士人放弃儒业,走上经商之路,运用曾经拥有的知识 在商场上驰骋。他们弃儒经商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则是晚明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 I 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他们从商后仍坚持读书学习、与士人交往、参与宗族等地方事务。 其思想上体现出儒家知识与经营谋利相结合的倾向。 随着晚明士人群体的分化,士人的社会生活也日渐丰富,日常社会交往也变得更加 宽泛。在与官员、商人、妓女等交往时,由于交往双方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存在一定程 度的互补,所以交往呈现出双向、相互的态势。而与社会普通百姓的交往,由于士人具 有较大的社会话语权力,二者的交往呈现出单向性,即士人始终是主动性的一方。晚明 士人无论是与官员、商人、妓女三者交往的双向性、互补性还是与普通百姓交往的单向 性,都表现出了晚明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下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又反过来从不同的侧 面反映了晚明社会的特殊性。 晚明西学传入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西学,士人群体针对其在华的传 播途径和内容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热衷和排拒。持热衷态度的士人对西学中的西方科 学技术知识和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方法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同时肯定天主教教义深诋空 疏学风的社会功能,认为天主教是补儒易佛、斥佛的良药。而持排拒态度的士人则认为, 西学中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足予以重视,而最需要驳斥的则是天主教对当 时政治和儒学的破坏作用。持这两种态度的士人在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针锋相对,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针对晚明变革的社会环境,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体 现了士人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文化自觉意识。 晚明出现新的社会风尚与士人群体不无关系。士人物欲、情欲观念的解放客观上推 动了社会奢侈之风和纵欲之风的盛行。同时,士人对新的道德观念的认可,也冲击了传 统的尊卑、长幼、男女等积习,士人的个性解放引领了新的社会风尚。 晚明虽然是一个激荡变革的历史时期,但对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性质和程度则不宜 过高估计,从基本的社会属性上说,封建社会之底色并没有改变,封建农业经济、君主 专制、儒家思想等仍占据主导地位,传统仍是社会的主流和底色。与此相适应,士人群 体中,不受物欲浸染,不被新学所动,思想和观念仍然置身于社会变革之外者,占据多 数。研究晚明士人群体,不可因看到那些激烈变化的因素,而忽视其不变的基本面。 晚明社会之所以既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