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216版第21课《古诗五首》精品教学案(附板书)
21.古诗五首
第一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题破山寺后禅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前三首古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重点)
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难点)
3.积累诗歌名句,能结合语境运用诗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诗是我国古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甚至每一首优秀的古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都是一幅绚丽的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古诗,来体会古诗的无穷魅力吧!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1)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5岁时随父移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
此诗歌的写作背景为: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而被贬为龙标县尉,时值李白离京漫游扬州,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临川先生文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
(3)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田园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友无显贵。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名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等。
2.朗读诗歌,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子规(guī) 夜郎(láng) 不畏(wèi)
自缘(yuán) 万籁(lài) 磬(qìng)
三、合作探究
(一)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第一联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首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描写了漂泊无定的杨花,与悲鸣的杜鹃鸟,既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也融情入景,隐含着作者对王昌龄被贬僻壤的同情和悲痛。
2.“闻道”“过五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可知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用跋涉五溪简述路途的遥远与艰难,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3.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理解。
明确:这两句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这两句中,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人相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说,只有依靠月亮才能将愁心寄与朋友。
诗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能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之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与怀念。
(二)学习《登飞来峰》
1.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特点?
明确:使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飞来峰高的特点。
2.结尾两句使用了什么典故,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使用了“浮云”的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突出表现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三)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1.赏析诗句。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赏析。
明确: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赏析。
明确: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赏析:顺着苍翠欲滴的竹径拾级而上,前方的花木掩映处,隐约有两三点房屋坐落,简净隐蔽,清宁宜人,想必这便是诗人要拜访的禅林古寺了,这两句诗既富有明净宜人的气息,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敬意和清净。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赏析。
明确:从内心的感受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趣,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赏析。
明确: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万籁俱静,实难以名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公社中考古今异义词专题复习.ppt
- 【语文版】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末素质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语文版】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素质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语文版】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检测(含答案).ppt
- 【语文版2017年秋九下综合性学习(三)《甄别广告,自己出书》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指导:心事-.ppt
-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检测卷(含答案解析).ppt
-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想》复习检测课件.ppt
-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写作导:动物朋友-.ppt
-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情感的涟漪》复检测课件.ppt
- 【语文版】2017秋综合性学习(三)《开一次辩论会》pt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语文版】2017秋综合性学习(五《举办中外戏曲知识竞赛》ppt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语文版】七《勇气》教学课件.ppt
- 【语文版】2017年秋九年级下册第6课《再别康桥》ppt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语文版】七上《竹林深人家》PPT课件1.ppt
- 【语文版】201年秋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与朱元思书》ppt习题课件(含答案).ppt
- 【语文版】七上第17课《古诗五首优秀学案(共2课时,含答案).doc
- 【语文版】七《小巷深处》课件.ppt
- 【语文版】七上第21《古诗五首》(65页).ppt
- 【语文版】七上第21课《诗五首》优秀学案(共2时,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