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家畜寄生虫学基础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家畜寄生虫学基础知识

4、病状:雏鸡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行动迟缓,呆立不动,翅下垂,消瘦贫血,消化障碍,下痢例秘交替发生,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重者生长停滞,衰竭死亡。虫体寄生数量多时常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成年鸡感染症状常不明显,主要表现日渐消瘦,产蛋量减少。 5、诊断:根据症状,剖检结合粪便检查发现虫卵确诊。成虫寄生期可发现蛔虫。 6、治疗:左咪唑30mg/kg;丙硫咪唑10—20mg/kg,混于饲料中喂服。 7、预防:雏鸡与成鸡分群饲养,提倡笼养,防止雏鸡感染。保持禽舍和运动场卫生,逐日清除粪便,集中生物热杀虫处理,饲槽及饮水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育雏期只保持全价饲料喂。本病通常发地区的鸡场,每年应定期驱虫2—3次。发现病鸡和带虫鸡应及时驱虫治疗。 第四节 患棘头虫病 巨吻棘头虫病 巨吻棘头虫寄生于宿主小肠引起的疾病。主要寄生于猪,其次是野猪、犬和猫,偶见于人。 1、病原体:蛭状居吻棘头虫,虫体较大,淡红色,前部较粗,后部较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纹,前端有一个可伸缩的吻突,吻突上有5—6列强大向后弯曲的小钩。 2、发育史:成虫寄生于猪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金龟子或其他甲虫的幼虫——蛴螬吞食后,棘头蚴逸出,穿过肠壁进入甲虫体腔中发育为棘头体,然后逐渐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棘头囊。猪吞食甲虫后,棘头囊进入猪小肠后,幼虫破囊而出,吻突固定在肠壁上,经2.5—4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生命期为10—24个月。 3、流行病学: (1)繁殖力:一条雌虫每昼夜可产卵25万—68万个,产卵斯长达10个月之久。 (2)虫卵抵抗力:虫卵在45℃时,可长时间不受影响。温度在37—39℃时,虫卵于368天死亡。 (3)地理分布:呈地方性流行,北方省区多于秋季感染,南方则可延续到第二年春天。 (5)年龄特点:以1—2岁猪最为严重。 5、症状:不明显,有时只表现消瘦和发育迟缓。严重感染时,病猪食欲减退,下痢,粪便带血,肠穿孔后体温升高,呼吸浅表,剧烈腹痛,后期继发腹膜炎,腹壁紧张,呻吟,肌肉震颤,迅速死亡。 6、防治:治疗尚我特效药物,可试用丙硫咪唑、左咪唑。 第五节 蜘蛛病 一、蜘蛛虫通性 (一)一般形态 虫体圆形或椭圆形;头、胸、腹区分。 (二)发育史 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由卵孵出幼虫,幼虫具三对足,经过吸血蜕皮变为若虫,若虫吸血蜕皮发衣为成虫。若虫期和成虫期在形态上很相似,仅有体形小和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等区别。 二、蜘蛛病 (一)疥螨病: 疥螨病,疥螨寄生于家畜皮肤内所引起的皮肤病。各种家畜和人都有各自特异性病原,偶而可交叉感染。 1、病原体:虫体呈龟形或圆形,微黄色,背面有细横纹,虫体大小0.2—0.5mm。 2、发育史:疥螨的一生都在家畜体上渡过,并能世代相继地生活在同一宿主身上。雌虫在皮肤内穿凿虫道,并在此中产卵,一生能产卵40—50个。卵经3—7天孵化为幼虫,经3—4天幼虫蜕化为若虫阶段,若虫再经3—4天蜕化为成虫。全部发育过程需要2—3周。雄只交配后死亡。雌虫产卵后经21—35天死亡。3个月内能繁殖6个以上的世代。 3、流行病学: (1)感染来源与感染途径:通过这些动物与健康动物直接接触发生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墙壁、垫草、饲槽、用具以及饲养员的衣服和手发生感染。 (2)疥螨对宿主的特异性:各种动物都可患疥螨病,但引起各种动物发病疥螨是不同的。 (3)螨的繁殖力与抵抗力:疥螨雌虫一生产卵40—50个,2—3周就可完成1个世代。螨在动物体表生活时,遇到不利条件可转入休眠状态,休眠期长达5—6个月。 (4)诱因:畜舍阴暗潮湿,畜离密度过大,皮肤卫生状况不良等因素,容易发病。 4、病状:使皮肤发生剧烈的痒觉和炎症。皮肤出现小丘疹和水泡,黄色痂皮。病情的继续发展,患部脱毛,皮肤变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和龟裂,脱毛处不利于螨的生长发育,逐渐向四周健康部位扩散,使病变部位不断扩大,甚至蔓延全身。由于皮肤发炎,病畜烦躁不安,影响采食、休息和消化机能。病畜渐消瘦,甚至衰竭死亡。潜伏期约2—4周,病程可持续2—4个月。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病状和皮肤刮下物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要注意与秃毛癣、温疹、过敏性皮炎和虱及毛虱鉴别诊断。 6、治疗:伊维菌素: 牛羊颈部皮下注射0.2mg/kg,猪注射0.3mg/kg。 敌百虫0.2~0.5%药浴,1—3%喷洒。 (二)硬蜱病 1、病原:硬蜱,形态 椭圆形,背腹较平,分假头和体部。 2、发育史:雌蜱在地面阴暗处产卵,产卵达1000—15000个,产卵后死亡。虫卵圆形,黄褐色,胶着成团。经一定时间卵内孵出三对足的幼虫,幼虫侵袭宿主吸血2—7天,经数目至数月余蜕皮变为四对足苦虫,若虫再吸血1周,经数日至数月蜕皮变成虫,成虫在宿主体吸血,交配。 3、危害:硬蜱的直接危害是吸血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