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经济生物肥项目建议书(利用鸡生产微生物肥料)
2010年福建省循环经济抗病、控释生物菌肥PAGE PAGE 33循环经济项目建议书(利用鸡粪生产微生物肥料)一、项目背景及实施的必要性:项目背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为保证粮食、经济作物达到丰收高产的目标,当前我国普遍依赖化肥与农药这两大“法宝”,这样的生产模式被称作是“石化农业”。多年来,“石化农业”在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化肥和农药施放量逐年增加,我们也开始感受到它带给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过量施肥庄稼病害多、易倒伏;土壤板结、土质变差,土传病害大肆蔓延;农产品品质下降。“瓜不甜,菜不香”。超标使用农药的危害更为严重。不规范使用农药不仅增加了食品的农药残留量,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而且还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对农业生态环境形成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人们已把身体健康放在日常生活中的首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82%的公众最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农产品生产中的污染因素主要有:农用化学品的盲目使用。我国化肥的年施用量已经达到40000kt以上,而且主要以单一化肥为主,单一化肥中仍以氮肥为主。肥料流失严重,从而造成河流、湖泊污染,近海赤潮频发,蔬菜等农产品硝酸盐超标。由于磷肥过多,磷矿中的放射性物质和Cd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影响农产品安全。农药过量使用。全国平均用量大于2kg/hm2,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平均用量在8-10kg/hm2。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导致了:(1)环境污染,残留物积累于食物链中,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畜安全;(2)农民为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高频度大剂量使用农药。在漳浦县杜浔镇,一亩地一季番茄用农药投资竟达300元。(3)农用抗菌素的使用还导致病害生理小种的出现,新的病害将更严重危害农作物。传统化学肥料增产的局限性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化学肥料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使农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但目前提高作物单产的企图似乎到了尽头,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增产已达到极限,许多地方盲目、过量滥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偏低,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7%,而我国只有0.7%,营养状况不良,环境污染严重。育成一新品种的增产幅度也极为有限。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便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新的肥料增产途径。近年来,相关的部门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这对缓解和扼制土质恶化的倾向有一定的作用。有机肥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但有机肥必须有大量的微生物参与分解。没有有益生物菌参与活动的有机肥,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大量的有益生物菌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去抢食、抑制、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现在的农地,因滥用化学农药与肥料,天然的有益土壤微生物都被毒杀尽,而牵强的病原菌则相对地肆虐猖獗,在耕地上占其优势。如果一味地施加有机物于如此恶劣条件的耕地上的话,反而会助长病原菌的滋长,而造成更严重的病害。因此,有机物的施加必须配合有益微生物来对抗病原菌才能有助于作物生长,而仅靠土著微生物来分解有机质,来对抗病原菌,是远远不足的。一定要补充外源微生物,才能快速、有效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3)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严重制约农业发展随着农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和设施蔬菜的连茬种植,生活在土壤中的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因病虫害、土壤盐化等导致的连作障碍;以及植物自身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部分根系细胞死亡自溶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没有相应的微生物降解,就会对植物自身产生毒害,这就是植物的自毒现象。这些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危害作物的根部。形成了年年加大施肥量,却又年年减产,有的减产幅度达50%以上,严重的土地只能闲置不用。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发病的轻重程度,是由于病原物和土壤中大量有益微生物以及寄主植物,在土壤里的复杂而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相互竞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土壤的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增加相应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改善植物根系周围土壤的环境,是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也就必须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而目前的肥料生产正缺乏对以上三者的充分考虑,造成现在土壤的相对失衡。显然,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无公害的抗病、控释促生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