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概论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概论ppt课件

中药学概论;中 药;中药与草药的关系;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中药学;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3. 阐述了中药基本理论; 4. 指导了临床用药。 缺点: 1. 分类不科学; 2. 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 2. 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自然属性,生态条件); 3. 批判继承了前人的共识,明确许多药物的真正疗效; 4. 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伟大奉献。;《本草纲目拾遗》;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二、植物药的采收 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 (1)全草类: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侯进行, (3)花类:花含苞未放或正在开放时进行 (4)果实和种子类:以果实入药的一般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5)根、根茎和根皮类:阴历二、八月为佳。 (6)树皮类:清明到夏至间(即春、夏相交时节)剥取树皮。;也有一些例外:如:叶类: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以增加其寒凉性; 全草类:茵陈,采三月的嫩苗。 果实和种子类:以幼果入药的有乌梅、青皮、枳实等; 根及根茎类: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树皮类,如肉桂多在十月采收, ; 第二章 中药的炮制;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例证;例证;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水制;火制;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 明煅——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如煅牡蛎、煅石膏等。 密闭煅(焖煅)——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如煅血余炭。 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增强止泻疗效。 ;水火共制 ; 第三章 中药的药性;一、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二、中药的药性 ;第一节 四 性;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平性:作用缓和(寒热皆宜) 四、运用原则 一般规律: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第二节 五 味;三、作用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 甘:能补(补益)、能缓(缓和)、能 和(调和药性、和中) 酸:收、涩——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 苦:泄、燥 ; 通泄——泻下(大黄) 泄—势缓 泄 清泄——泻火(栀子) 泻—势猛 降泄——降逆(杏仁) 苦温燥湿——寒湿证 苦寒燥湿——热湿证 坚阴——泻火存阴(泻肾火)(黄柏、 知母、泽泻) ;咸:下、软(泻下、软坚散结) 淡:渗、利(渗湿利水) 涩:与酸味相似 四、气与味的关系 1. 气味相同,作用相似 辛温药物:解表,散寒 苦寒药物:清热泻火(下);2、气味不同,作用不同 气同味异:黄连——苦寒(清热泻火) 生地——甘寒(退虚热) 味同气异:麻黄 温 辛 薄荷 凉 一气兼数味,作用广泛 当归:辛甘温 ;相同味,其个性不同,作用不同 麻黄 发散 木香 行气 红花 行血 紫苏 发散行气 川芎 行(气血);第三节 升降浮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气味 气温热 味辛甘——主升浮 气寒凉 味酸苦咸——主沉降 2、与质地有关 质地轻——升浮 质地重——沉降 3、与炮制、配伍有关 酒、姜汁炒——升浮 醋、盐水炒——沉降 某些药物还有引导作用:如桔梗、牛膝;第四节 归 经;第五节 毒 性;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3. 相使:性能功效有些共性,一药为主,一药为辅,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和利湿健脾的茯苓相配使用,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疗效) 4.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能被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