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营养诊断与施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营养诊断与施肥

小麦生产的地位和发展潜力 ---栽培面积、总产量、总贸易额均居世界各种粮食作物之首。 ---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 ---我国小麦的平均单产约为3 750 公斤/公顷,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1.播种期:播种的日子,9月下~10上。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 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我省3月中下旬。 7.拔节期: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4月上中旬。 8.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 一、小麦的营养特性 (一)冬小麦吸收氮、磷、钾的特性 1.需肥量 综合各地冬小麦试验资料: ---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氮(N)3kg左右,磷(P205)1~1.5kg,钾(K20)2~4kg; ---氮、磷、钾比例为3:1:3左右; ---氮、磷主要集中于籽粒,分别占全株含量的76%和82%,钾主要集中存在于茎叶中,占全株总量的77.6%。 ①出苗--分蘖--拔节(苗期阶段) 包括越冬和返青两个时期。 由出苗到三叶期(12-15天):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由胚乳营养向根系吸收营养过渡;出第三片叶时,彻底转为根系独立营养。返青以前为冬小麦氮、磷、钾的营养临界期; -----出苗到越冬前:吸收氮素的量比磷素、钾素多; -----越冬返青期:对氮的吸收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对磷、钾的吸收也明显增加; -----返青至拔节期: 钾素的吸收最多。 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并配施合磷素,可达到提早分蘖并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氮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分蘖过旺易造成群体过大,部分分蘖成为无效分蘖,降低成穗率,有效穗数减少,影响籽粒产量。 冬小麦干物质快速积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代谢速度快,对氮、磷、钾的需求也增加。 ----合理的供给氮素营养能延长幼穗分化的时间,茎叶生长旺盛,有足够的光合面积进行光合作用,满足生长需要。氮素供给不足造成小麦植株矮小,穗的形成受到严重影响。 ----磷素在促进根系发育的基础上,还能加速小穗的发育,提高穗部各器官的分化强度。氮磷配合对增加每穗小穗数和小花数有明显作用。 -----钾素在此期间能促进小麦的茎秆机械组织的形成,加强茎秆的坚韧性,从而具有壮秆促穗,防止倒伏的作用。拔节后小麦对钾的吸收最为旺盛。 拔节到抽穗期间的养分状况,对小麦的有效分蘖数、穗粒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③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籽粒形成时期) 开花期小麦植株内部物质新陈代谢最为旺盛,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多。 -----开花后,氮素的吸收比前一时期明显下降;磷的吸收从拔节期急剧上升,到后期仍保持高水平的吸收(磷素在此期主要积累于麦穗中);钾素的吸收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以后钾素的吸收呈现负值。 -----灌浆后,籽粒中养分的积累虽然一部分可通过营养器官的转移而获得,但仍需要继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才能满足其完成生长的要求。 冬小麦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性: 在出苗后到返青期,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至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速度逐渐下降。 1.需肥量 杨建堂(1997,冬小麦产量水平8 295公斤/公顷)测定结果: ----每公顷小麦吸收量: 锌0.366 kg,锰0.604 kg,铜0.245kg; ----每生产100 kg子粒需吸收量:锌 4.59g,锰7.52g,铜3.07g。 2.不同生育期吸收锌、锰、铜的动态 1.氮 ----缺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