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温州中考题】: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请根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提示:1、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替代S2、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字创作;还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3、字数600字
【2018年绍兴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去年夏天,重庆某地67岁的何奶奶没等到9岁孙子团团来过暑假,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亲自去接,没想到孙子不愿意去,在地上打滚哭闹,说奶奶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父母无可奈何。何奶奶对此很伤心费解,自己会讲故事会唱歌还做得一手美食,团团是她一手带大的,如今到底输在了哪里?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甲同学说:暑假那么长,那么无聊,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怎么熬得过去呢!乙同学说:何奶奶待团团这么好,讲故事唱歌还为他做美食,这样也太伤她的心了!丙同学说:子不教,父之过。团团的任性妄为、网络成瘾难道他父母没责任吗?丁同学说:我觉得网络成瘾的何止团团一个?你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以上事件和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16行。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三更有梦“机”当枕
2018年温州中考作文题,和绍兴中考作文题目(附后),惊人相似:都是聚焦互联网给人们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只不过温州的题目,侧重于网络与阅读的纠葛;绍兴的题目,侧重于网瘾和亲情的冲突。对考生来说,落笔前都面临两个选择:或侧重于观点论述,或侧重于故事叙述。
三更有梦书当枕——这曾是莘莘学子秉烛夜读的一幅图景,也是闲适人生怀揣的一个梦想。在即将进入5G的“互联网+”时代,画风已然变成了“三更有梦‘机’当枕”——东西南北中,谁不在网中?互联网成为人们沟通、学习、娱乐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网络生活大势所趋。如此“全民网恋”带来的冲击,也是方方面面的。全民阅读的习惯,就已发生巨变,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渐渐驱逐了深度的优质阅读。特别对好奇心强盛而控制力不足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出现了手机依赖症。单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中考作文题就隐藏着2个社会话题:如何对待纸质书深度阅读与手机碎片化阅读、如何应对网络和手机成瘾问题。
写文章不能无的放矢、无视现状。因此,提请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论你文章如何立意,是想点赞“微信朋友圈”成为你阅读新途径,还是想剖析网瘾与优质阅读的冲突,都别忘了对“S”这个人物的身份,先作一个设定:S到底是一名中小学生,还是一个成年人。因为想“好好”读一些书,点开了微信朋友圈”,对这两类不同的人群,其间的利与弊,并不相同。同时,考生更需注意的是,千万别忽略了题中以“好好读书”为目的的“好好”两字的提示!
总之,今年温州中考作文题目,有现实的“热度”,审题容易,成文不难,人人有话说。
人人有话说,不等于人人能说好。要在题中“想好好读些书、点开朋友圈”这个特设情景里,把“网络与阅读”这个话题说好,必须心中有料。
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每人平均64本;上海在中国排第一,但只有8本。比如上海曾对54所中小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空闲时间用于阅读的比例仅为四成。没有积累类似的有力数据,文章论述就容易陷于空洞。
再比如,某地一男生因正在玩游戏手机被母亲夺走,结果当街狠掴母亲的脸;某地一女生因母亲没收了她手机,竟然当即破窗跳楼。没有积累类似的典型案例,观点表达就容易落于浮泛。
同样,要论述网络是学生便捷阅读新途径的观点,也应该有类似权威论据作为支撑。即使一时找不到,也需有合理的展望和合情的设置。比如,S班级学校就建立了一个“读书朋友圈”,同学老师在这个朋友圈里推荐好书,介绍作者,交流读书心得,甚至建立了“读书打卡”奖励制度,督促大家“好好读书”,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良性互动,为未来阅读描绘一幅崭新图景!
总的来说,面对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进行这种思辨性的论述,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写作难点。只有有料的论述,文章才有深度,才能出彩。
另外,根据题目提示,如果选择了通过“链接生活”来“叙述故事”,要是能围绕“好好读书”这条主线比如以“小S变形记”为题目,写一个校园版或者家庭版的“《手机3》——朋友圈里的读书故事”,考查的则是学生曲折有致、引人入胜的讲故事能力了。
纵观近17年来温州中考作文题,就话题来说,无非“四篇作文”:成长类,比如2013年的《原来我没懂》;真情类比如2006年的《惜》;梦想类,比如2014年的《走,到另一个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