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个性.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造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个性

塑造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个性   经过近20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发展极为不平衡,于是教育均衡化的理念及其推动措施不断现实化,很显然这是针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所采取的措施。而发展较好的一些地区和学校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比如看看发达地区的中学教育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具体说来,就是“千校一面、万人同语”。   (一)千校一面。也就是校与校之间差异不大,基本类同,表现在学校日益趋同,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教育理念,无论是改革目标还是具体措施,学校与学校之间缺少差异,学校个性日益模糊。究其原因,与现行的政府行为和学校自身行为有密切关系,如由政府推动的各种教育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督导,而且检查标准统一、验收内容统一,各种宣传、经验介绍,客观上导致学校逐渐趋同。这种政府通过评比、评审来推动学校建设的方式,本质上是外力制动。   所谓外力制动,是通过外在力量来实现推动发展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具体表现为各级各类的评比、评选、评审,所有的评选都有荣誉称号在后面,所有的评审之后都会有不同级别的挂牌在后面,而这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利益是诱饵,因而也成为动力。这应该也是必要的,借助外力,能够推动学校课改,推动学校建设达标,推动学校发展。但是我们同样应该反思,许多地方不断评审、评选,评实验性、示范校之后评“星级学校”,“一级学校”,这种不断的评选、评审可以说是循环外力,这种循环外力将导致学校依赖外力。整齐划一的外在监督与检查成为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推动力,这样下去自然会出现扼杀内力的现象。内在的思想力、内在的发展动力、内在的创造力的丧失是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失去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标志。   当办学主体失去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时候,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就不足为奇。不妨举例来看,一段时间以来,基础教育界与其他行业一样在热衷于谈论建立制度,在这其中不难嗅出了一种将制度全能化的味道。所谓制度全能亦可说是制度万能,即相信制度、机制、体制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具体表现在将任何问题都要牵到体制、机制、制度上面,这是一种单一归因的方法。其实不仅是教育界,在中国当今社会之下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把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到机制、体制、制度上面。教育界的解困方法就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无疑是必要的,其作用在于理顺关系,理顺外部关系,理顺学校与政府、社会、家长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理顺学校内部的关系,理顺学校三方面主体——校长,教师,学生的责、权、利的关系。同时具有规范作用,规范流程,规范学校管理流程。   同样对这种现象我们也要予以反思,这种单一归因的方法是人心急切的表现,也是心态浮躁的表现。这种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单纯的想法、做法,也是简单化的做法,制度不论多么全面,总有不到的地方,也总有制度不能起作用的地方,制度不到、不能起作用的地方是文化在起作用;而且制度的背后、制度的执行是文化在起作用,制度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文化问题,即组织成员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文化是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团队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内力丧失,必然缺乏反思,缺乏反思必然趋同。   因此我们由借助外力实现向激发内力转化,学校由“工具存在”,即完成上级任务的工具转变为“本体存在”,即文化存在。学校是自主、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学校应该自主发展。各级各类的评审应该在初级阶段进行,在不达标学校进行。   我们当然知道各种教育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过程是必要的,这是一个规范化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标准化过程,我们同时知道在没有规范的办学阶段当然首先必须建立规范,在确立了办学规范之后同样必须超越规范。   超越规范,就是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学校个性,学校个性不是这个学校出色的学科竞赛成绩,不是这个学校优异的高考成绩,也不是这个学校提出的什么办学口号。学校的个性,是这个学校的文化个性,是这个学校文化的内涵,是这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这个学校的精神积淀。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   (二)万人同语。表现在教师们、校长们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的趋同性,例如,开始说“以人为本”,大家都说以人为本;后来改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家都说以学生发展为本;一个“校   本”概念的出现,一系列“校本”概念相继出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一提研究性学习,从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各个学校、各个学科都在表明自己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很显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