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星形细胞肿瘤-昆明医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形细胞肿瘤-昆明医学院

教 师 牛华涛 指导教师 罗 林 教授 概述(introduction) 星形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据文献报告占颅内肿瘤的1 3%~26%,占胶质瘤2 1.2%~5 1.6%。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而发病高峰在3 1~40岁 。 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基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 (1)星形细胞瘤 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实性者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 。肉眼观察质地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地多较硬,约半数左右的肿瘤呈部分囊性变,少数小脑星形细胞瘤为实质性,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预后较囊性者差。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星形细胞瘤可分为纤维型、原浆型和肥胖型三种亚型: 1)纤维型(fibrillary):最为常见,生长缓慢,质地较硬韧。 2)原浆型(protoplasmic):少见,质地软,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较大,灰红色,在脑内浸润性生长,没有包膜,有囊性变,少数见有出血灶。 3)肥胖细胞型(Gemistocytic):较少见,好发于大脑半球内,亦可见在透明隔部位,浸润性生长,质地软,常可见小囊形成。 (2)间变性或恶性星形细胞瘤 本型是1 979年WHO分类中新增加的一类星形细胞瘤。实际上即为各种亚型的生长活跃的表现。亦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较大,有时侵犯几个脑叶或者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瘤组织色灰红,质地较软,在脑内呈浸润性生长,有囊性变和小灶性出血坏死灶。 (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与其他类型的星形细胞瘤相比。肿瘤好发于中线结构的脑白质部位和小脑半球,以发生在漏斗部位者最为典型,有时称漏斗瘤;发生于视神经称为视神经胶质瘤。大宗病例统计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不常见的,占颅内胶质瘤4.0%~5.0%。 广泛侵犯额叶肿瘤表现明显的精神障碍。 在颞枕叶累及视觉传导通路或视觉中枢时可出现幻视、视野缺损。 额后中央前回附近受累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 顶叶下部角回和缘上回受累者可有失算、失读、失用及命名障碍。 在优势半球运动或感觉性语言中枢损害时,可相应出现运动和感觉性失语。 顶叶皮层病变可造成皮层感觉障碍。 由于大脑半球的所谓“哑区”的存在,使得该部位(主要指额、颞叶前部)的肿瘤无局部症状(占20%)。 2)小脑星形细胞瘤:约占星形细胞瘤的25%,肿瘤多数位于小脑半球,其次为蚓部及四脑室。儿童较成人多见。 位于小脑半球者多表现为单侧肢体的共济失调,上肢较下肢明显。肿瘤位于蚓部或小脑半球近中线时,可出现静止性共济失调、小脑步态和平衡失调。上蚓部肿瘤表现为向前倾斜,下蚓部肿瘤多向后倾斜。水平眼震多见于小脑半球肿瘤,出现旋转或垂直眼震表明肿瘤可能侵犯脑干。严重的小脑损害可出现小脑性语言。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者则可出现颈部抵抗、强迫头位甚至小脑危象。 3)丘脑星形细胞瘤:典型的丘脑综合征(Dejerine—Roussy)包括:①病变对侧肢体轻瘫。②病变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为主)。③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④同侧肢体的共济运动失调。⑤病变同侧舞蹈样运动。 但丘脑肿瘤患者发生以上典型表现者甚少,临床症状表现很大的变异,当肿瘤向前内侧发展时精神障碍较明显;向丘脑下部发展时内分泌障碍较为突出;向丘脑枕部发展除了出现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外,还可影响四叠体出现瞳孔不等大、眼球上视障碍,听力障碍等症状。 4)视神经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肿瘤生长缓慢,多数患者病程较长,主要为视力损害和眼球的位置异常,颅内型肿瘤可阻塞室间孔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少数侵犯视丘下部而出现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眶内或颅眶沟通型可造成同侧视力减退和视野的缩小,视交叉受累则可出现不规则偏盲。受损视神经经常呈原发性萎缩。侵犯或位于视交叉的肿瘤可表现Foster-kennedy综合征。 5)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起源于第三脑室前部结构,也可起源于第三脑室壁。病人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因第三脑室的室腔狭小,肿瘤挤压室间孔或堵塞导水管上口而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因而病程较短。 典型的病人表现有剧烈的头疼,发作时与用力、头位和体位变动有关,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影响下丘脑可出现内分泌的改变,影响第三脑室的底部可出现间脑性癫痫发作,影响海马一丘脑一下丘脑联系时可出现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和走路不稳等症状。 6)脑干星形细胞瘤:脑干肿瘤中90%为神经胶质瘤,而半数以上为星形细胞瘤,肿瘤多位于桥脑,其次为延髓,位于中脑者罕见。 中脑肿瘤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桥脑肿瘤为外展神经、面神经和 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可有后组颅神经麻痹。肿瘤常侵犯脑干腹侧面的锥体束而有“交叉性麻痹”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