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朴素的帕夫雷什中学
朴素的帕夫雷什中学 早晨起来,还没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便已经透过窗帘洒满了房间。 来到乌克兰一直阴天,今天终于盼来了太阳,也许是因为我们今天要去朝圣——去巴甫雷什中学吧? 我的心情的确很激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这次乌克兰之行,就是为了这一天! 早晨,我们乘坐大巴出发去巴甫雷什。窗外,阳光如水一样泼在这片色彩缤纷的土地上。秋阳之下的乌克兰原野,毫无掩饰地向我们袒露着或者说是炫耀着她的美丽、她的富饶,还有她秋天沉甸甸的收获。 坐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车,我们来到了巴甫雷什中学。一下车,我便看到一片森林和森林掩映下的红色房子。那便是多年来我心驰神往的巴甫雷什中学。 巴甫雷什中学位于大路边的一个高坡上,学校朴素而精巧。远远看去,绿树掩映中的白墙红楼,明快而和谐。围墙是雪白的镂空矮墙,但学校的大门两边却是红砖砌成的红墙,大门为黑色铁栅栏门,大门两边是典雅的白色灯罩。校门不大,但古朴典雅。 一进大门,学校师生已经聚集在校门口,学生们用朗诵和歌声欢迎我们。我当然听不懂他们合唱的具体内容,但美丽的小姑娘们柔和悦耳的声音,让我感到了巴甫雷什中学的真诚和温馨。 进入校门,直走十来米,正面是一幢红色二层小楼,十分雅致,看上去至少也有五十年的历史了。这座红楼便是巴甫雷什中学博物馆。在苏霍姆林斯基生前,这里曾是教学楼,里面有两间屋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室和卧室。 “他是一个平凡伟大的人!” 一跨进博物馆展室,首先看到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半身塑像,塑像洁白晶莹,令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纯净的灵魂。 我顿时被墙上苏霍姆林斯基年轻时候的照片所吸引,便专注地仰面看了起来。突然后面有人轻轻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肖,她急切地说:“快,快!”一边用眼神向我示意,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她看到卡娅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塑像前,她要我抓紧这个机会和卡娅合影。我赶紧走到卡娅身旁,和她还有她父亲的塑像一起照了个合影。照完相,卡娅问我:“你到这里,感觉怎样?” 我说:“非常激动!这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一刻。” 她笑了。 然后我问她:“苏霍姆林斯基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 她说:“九月二十八日。” 解说员大概是学校的老师,她说的全是俄语,而且不给翻译的时间,我显然听不懂,但她的语气和表情,充满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也充满了一种自豪。孙春梅在她略微停顿的间隙,匆忙翻译了一句:“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平凡伟大的人!” 虽然匆忙翻译,但这一句顿时在我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是的,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平凡伟大的人! 接下来,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孙春梅间或给我们翻译几句。 这是一幅军事地图,上面有一些红色的箭头,原来,这些箭头标明的是当年苏霍姆林斯基作战的地方。卫国战争爆发以后,已经担任教师的苏霍姆林斯基经过短暂集训,以连政治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前线,转战于各个战场。他先后两次负伤,第一次伤不太重,不久苏霍姆林斯基重返战场;但第二次负了重伤,不得不被人从战场抬回后方医院。胳膊受伤,而且弹片插入了他的肺部,逼近心脏,一直没有能够取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伤好以后,战争已经结束,他便在当地继续做教师,同时担任教导主任。这时,一位州立中学的女校长前来视察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因此结识了这位美丽的姑娘,后来两人成了恩爱夫妻。 这本翻开的已经发黄的笔记本上,写得满满的。解说员告诉我们,这是当年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写的范文。他给孩子上作文课的时候,凡是要布置学生写作文,他总要事先写一篇给孩子们看,而且不同的文体,他都要示范写作。 一枚勋章镶嵌在墙上,解说员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获得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列宁勋章。时间是1958年。我的心怦然一动:那正是我出生的一年。 展室的隔壁是苏霍姆林斯基生前的办公室、卧室和书房。当我踏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室,心跳不禁加快,我感觉是进入了一个神圣的殿堂。我在苏霍姆林斯基坐过的沙发上坐下,仿佛感受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气息。是的,这小小空间曾经弥漫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气息。我坐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桌前,看着上面的电话、钢笔等用具,仿佛看到苏霍姆林斯基伏案工作的身影。桌面上有一副老花眼镜,是苏霍姆林斯基戴过的,我也拿来戴上,我甚至感到眼睛上还留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体温。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是一间狭长的屋子,除了门和窗户,所有墙面都被书橱覆盖了。书橱从地面一直贴到天花板,构成了书的海洋。我想到我的书房也是这样的,心里有了一些亲切和自豪。苏霍姆林斯基多次在书中论述书籍对人的影响,他说:“要无 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他把阅读当做最重要的教育途径。而他自己,也是一名热爱阅读的人。 在博物馆,我把特意从家里带来的两把中国纸扇送给了巴甫雷什中学校长。这两把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