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华为相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兴东华为相序

【完整版】《华为真相》序(出版时删除了约一半篇幅) 作者:方兴东 2003-12-7 说明:出版社让我写序,我很认真地读了书稿,也很认真地写了序。编辑和作者在看完序后,也非常认同我序的肯定和批评。但是最后出版出来,居然作了极大的修改,一半篇幅消失了,所有对书本书缺点的分析(我认为很客观)都没有了,也没有任何意见征求,全文的观点自然改变了很大。我以前的确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很不舒服,说那你们马上撤回我的序吧。但出版社说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那也不用为难他们。今天在“博客中国”发表完整的全文,让大家能够更好理解我对本书观点的真实。没有改变我对本书的客观评价。其实,我觉得我指出的这些不足也不损害本书。另外在后面也附录正式出版后的版本。多一份参考。《华为真相》序 到90年代中期,无论从赢利水平、产业标准、技术能力、影响力还是市场控制力,英特尔和微软作为IT业新霸主的形象已经毕露无遗。但是,令人诧异的是,虽然围绕微软和比尔?盖茨的新书,几乎每个月都有上市。可是,很多年来,关于英特尔的书却十分罕见。迄今仅有的几本书籍,几乎都是“自传”,是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以及虞有澄等自家人写自己的书籍,而几乎没有外界作者的著作。事实上,英特尔的故事不乏刺激性和戏剧性,也不乏诺宜斯、摩尔和格鲁夫等充满人格魅力的传奇人物。里里外外,英特尔都应该是畅销书的绝佳和迷人的题材。针对这个谜语的可靠的说法是:由外界作家写一本关于英特尔的书,而格鲁夫不能对书的内容和编辑加以控制,这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这是为什么一批又一批的人试图为英特尔著书立传,却毫不例外以妥协和失败告终的原因所在。直到90年代后期,这个格局才被人打破。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家神秘的企业,甚至比英特尔更加神秘。这就是华为。今天,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领域领头羊的迹象已经昭然若揭。但是,关于华为的报道非常有限,关于华为的书籍更是凤毛麟角。华为对媒体明显的刻意回避,在中国媒体市场化初期,媒体利益欲望急剧膨胀的今天,造成了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许多媒体试图用批评和揭短来获得华为的注意力(当然主要是商业利益),来打破华为消极的“鸵鸟政策”。我的注意力一向集中在传统IT业和互联网,对于如火如荼的通信行业,我始终隔岸观火。但是,2003年初以来,华为在媒体的屡屡受伤,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触动之下,也忍不住写下了几篇文章,由此认识了华为的一两个人(也没有机会见识任正非等最高层人物),开始接触和了解这家公司和这个行业,积累了不少感触。因此,当本书的编辑找上门来,希望我写序时,我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看完了书稿,感触良多,因为这是一本严肃认真的书,虽然缺憾明显,但超过了我原有的期望。同时,我也读到了程东升的后记。尤其是结尾的话语:“我自知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上的、经济上的、智力上的、能力上的资本,如果说有一点点资本的话,那就是最廉价的勤奋,还有自信。前者是人人都具有的,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值得依赖、唯一可以依赖的资本,但经常为人们所忘记,后者则是需要自我调整才能获得的。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用这个资本,因为它最廉价但也最艰辛。“我什么都没有,但是我勤奋、我有潜力。””这些话很强烈地触动了我,因为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的感受与自己这些年置身IT业的心态非常一致,实在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瑞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我否定和超越的能力所起的作用超过其他能力。老板也说过,不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人,不能做华为的管理者)一个认真的作者,一本严肃的书,那么我也应该写出一篇认真严肃的序。当2003年9月,我走马观花一样浏览完华为公司的全貌,我的确惊诧于短短几个小时的见闻。也将我多年来置身IT业的固有观念全面推翻。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中国IT业的最佳象征非联想莫属。但是,如果将华为与联想放在一起相比,把联想最具特色的厂房与华为的研发大楼相比,你就不能不承认,华为与联想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当然,联想的出色是不容置疑的,它卓越的市场能力使得未来的联想在中国市场依然会叱咤风云(自身技术积累、国际竞争状况和行业特性都决定了数年之内,联想的国际化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华为却已经实实在在置身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华为的技术积累与全线产品已经与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占华为一半员工的研发队伍已经与当下的行业领导者——Cisco基本相当。考虑两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落差,以美元与人民币不同单位比较,两家公司营业额的数字已经基本相当,只是单位不同而已。华为如同一头展翅飞翔的雄鹰一样,已经具备了驰骋全球的一切基本条件。难怪Cisco要对华为如此危惧。因为对于毛利率高达70%的行业霸主来说,Cisco深深明白,像华为这样来自中国的企业的真正杀伤力。这是一股在3-5年内足以震动Cisco利润格局的势不可挡的力量,这是一股在3-5年内足以震荡整个行业全球格局的颠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