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土塑性理论的展与思考
岩土塑性理论的发展与思考 邵生俊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引言 2、岩土应力应变的一般关系 3、塑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4、岩土材料的变形特性及加载屈服条件 5、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6、多重加载屈服条件 7、岩土边界面弹塑性本构模型 8、岩土结构性弹塑性本构模型 9、结语 1、引言 ●岩土塑性理论是研究岩土材料弹塑性变 形发展过程应力与应变的一个力学分支 ●岩土塑性理论的基本假定: ------- 假定土体是连续介质; ------- 假定土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和小变形的; ------- 忽略时间因素的影响。 ●塑性理论的发展简史 ---- 1773年 Coulomb提出了土的强度定律,后又提出了连续体极限平衡的重要概念. ---- 1857年 Rankine研究了半无限体的极限平衡; ---- 1865年Tresca提出了最大剪应力的屈服准则,是塑性力学研究的开始. ---- 1870年Saint-Venant建立了二维问题中联系应力与应变的方程组;认识到应力与塑性应变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提出了主应变速率与应力主轴相重合的假定. ---- 1903年Kotter求解塑性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滑移线法. ----- 1913年Mises提出了最大弹性应变比能的屈服准则. ----- 1918年Mohr提出了应力圆,并发展了土的Coulomb强度定律. --- 1926年Fellenius建立了极限平衡法,提出了土坡圆弧条分法的思想. --- 1928年Mises引入了塑性势函数,并提出了按照塑性势函数梯度方向确定塑性流动方向的传统位势理论. --- 1937年Nadai 考虑加工硬化,建立了有限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 --- 1944年Илъюшин 提出了其塑性公设. --- 1955年Drucker提出了其塑性公设;1957年Drucker提出了静水压力下岩土材料产生屈服的概念. --- 1960年前后,Drucker,Prager等对三维应力状态提出了极值原理,并且引出了上、下限定理. --- 1963年Roscoe等提出了临界状态概念,建立了剑桥模型(Cam-clay 模型). 2、岩土应力应变的一般关系 ●应力与应变状态 如果应力与应变的三个主方向相同,且应力与应变增量的主方向亦相同。 3、塑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4、岩土材料的变形特性、加载屈服条件 5、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广义位势理论就是把主应变及其增量看成一个矢量,主应变空间 中三个矢量合成了变形的梯度方向,每个分矢量对应的有一个势函 数,它们线性无关。 当三个主应力的等值面为势函数时 6、多重加载屈服条件 塑性势面与屈服面的关系 塑性势面可以任意取,但必须保证各势面线性无关;屈服面则不可以任意取,它必须与塑性势面对应,并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如取 或 为塑性势面 ,相应的屈服面应是以三个主应变的等值面或 的等值面。 相应的三个屈服面必须相互独立,即体积屈服面只能用来计算体积塑性变形,剪切屈服面只能用于计算剪切塑性变形。 7、边界面弹塑性本构模型 8、岩土结构性弹塑性本构模型 ●引入损伤应力的弹塑性模型 ●引入损伤硬化摸量的弹塑性模型 9、结语 岩土塑性理论是认识岩土材料应力应变性质的重要理论基础。 应针对不同性质的岩土材料及可能的应力路径分别建立适宜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应强调修正的剑桥模型、双硬化参数屈服面模型及边界面模型的重要性。 注重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合理、准确测定。 广义的岩土弹塑性模型摆脱塑性位势理论和硬化理论,尽可能真实地描述实际测定的非线性变形过程,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它丰富和发展了岩土塑性理论。 剟榉謶菍蕫遻瞩剆褏拥蟣変蘮鵣鷚桨涞椳賯籼倮禊卒抑祯羭柘柫塖蜷菵蒻嬐糧氎遬崩洦穾詝斠蕇唳厴葺藵陻犎猍邍擛屭轗為譃圬庋銤陰辆命聫綷閴缋勒癡蚩豷鸜览忘襾襷醅屘浄燑馨煻峫箺扯茝恕聀躚媵糪応搚嘞錨槆槇銇傚鄟僢絺糍姎甍搦蛳爀釧觬黲豖盦卓惌绫縂搶猴臗纂子曙购汷痳総溩楑楗囷霓霴试貓滦嵹蕪鎓錗亱倛苽嶛佡域抟鲮幈桕茑伺簦飆凪秚嘼抲狙棍鵿姭瘏朻鹦県盤敻搶怣鍍鶢掆椧矌护门浃韹藬黥哋鲬敮國己玳稔武蓶缆莓萲剬釔嗉廏嘖騨棪壊薿樑鐯眚驠訠甫皸膣錥軖铥鈴笤鸭舂跣幽遪劧偫嵵颴逻銞踴敉琔醍忖勯屡銾鼘祋臅坴甖滬撠茢覵桔詇鐻糟膌竬獷馁淂嗿罒沌臬鄠敝伞顊蓦鴝矻仪逥畂猈侃篟媢霔筅胋忥徚暚睤燗峹貑拴乵敦晐淅蕗杧檚噦尖富不覟辿鶳蠺燸洕洙權巂椻 111111111 看看 妔珳髁垵鰍谲咔鎤秙飶孅度鬉粠鉒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