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老师家长会ppt课件_6
成就我们
共同的梦想
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作业分析
四、习惯养成
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考试过程中较粗心,不能认真仔细的读题、分析题意,没有好的检查习惯。
学生进步的原因
学生勤奋,对学习较重视。
学生的学习方法较好。
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学习态度差。(学习不刻苦)
学习方法不合适。(习惯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学习要点
1.两步计算应用题
加减两步应用题:
例:一本书有90页,第一天看了21页,第二天看了15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90-21-15
90-(21+15) 从总数中连续去掉两部分,会用小()列综合算式
有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本册的一个难点,孩子应分析条件并用语言表达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列分步式计算。切忌盲目用已知数去凑算式。
其中乘除两种方法容易混淆,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求每份有几或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例1.操场上有4队学生,每队7人,又来了15人,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①先求原来有几个学生
4X7=28(人)
②再求又来了15人,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8+15=43(人)
可以从条件或者问题去分析,一般从条件分析“可以求出什么”比较直接。
例2.小白兔有24只,灰兔有12只,每6只兔子关一笼,要用多少个笼子?
①先求兔子的有几只
24+12=36(只)
②再求要用多少个笼子
36÷6=6(个)
综合算式:(24+12)÷6=6(个)
2.除法
除法的意义
把( 12 )平均分成( 6)份,每份有( 2)
有( 12 ),每份有( 6),能分成( 2)份
12÷6=2表示
根据题目信息,理解所表示的是哪个意义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 除数 商
相关应用题: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
每几个分一份, 分成几份
四则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运算,如
60-5+45 12X3÷6
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
20-4x4 35+14÷7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
(20-4)X4 18+6÷2
用竖式计算
5 6
4 9
4
4
7
7
这几题计算正确吗?
√
×
×
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29片电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电扇叶能装几台电扇?还剩下几片?
29÷3=9(台)‥‥‥2(片)
答:这些电扇叶能够装9台电扇,还剩下2片电扇叶。
解决问题
进一法
四“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解决问题
等余问题
4.万以内数的认识
会看计数器(珠子)写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注意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
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三千零七写成307
2100前面一个数字是(),写成1999.
数数时,拐弯的地方是难点,顺数、倒数都要多练习
会口算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图形的运动
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知道一些常用的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平时学习
1、认真对待每一次动笔。
2、错题订正就是重做。
3、重视预习、复习作业。
4、每天作业认真完成。
5、备齐学习用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演草、铅笔、尺、垫板、橡皮。
连线、画直线必须用直尺)
三、作业分析
出现的问题
建议:
(1)要求学生书写认真。
(2)利用草稿本练习计算。(准备一个本或白纸)
1、部分孩子对数学作业,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改错是草草了事完成,对错题没有认真去思考并订正。作业的书写也开始潦草。
出现的问题
2、经常粗心马虎,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
3、作业的完成情况(字迹潦草,不工整)
(1)漏做、少做
(2)不够专心,不够投入
(3)有些家长缺少指导,对孩子的作业不闻不问;而有些孩子的依赖性又太强 ,家长不在身边就不写作业。
(4)忘带作业。
学生在读题和做练习中看错数字、写错数字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计算简单,学生并非不会,而是马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3.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2.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1.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4.ppt
-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ppt课件 沪教版(五四学制).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7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6.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1.ppt
-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16课《苏珊 8226安东尼》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5.ppt
-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_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