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转喻的认知阐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言语转喻的认知阐释

论文摘要 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它被当作一种文学和修辞的 工具。从它的释义可见一斑,“转喻又称为借代,它是指借用与本体有着现实的 实际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 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与隐喻一样,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 和推理的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为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 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正如论文题目所示,该研究旨在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转喻。转喻与思维密不可 分,这已经是认知语言学界不争的事实。从广义而言,转喻充斥着人类的语言交 际,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知识和思维。论文第三章主要探讨转喻和隐喻的关系以 及转喻思维的基本特性。在回顾学界具有代表性的转喻释义后,我们提出了更为 精致的、操作性更强的定义。“激活”,作为一个在转喻运作机制中不可替代的术 语,在我们的释义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位置。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在转喻运作过程 中具有极强阐释力的典型理论,如【锄gacker的参照点和活跃区转喻,视角突显 以及范畴延伸理论。 毋庸讳言,转喻的运作机制还应该包括诸如社会、文化和修辞等方面。我们 在第二章回顾了以往结构主义和语用学对转喻所作出的阐释。而转喻的语用功能 以及转喻与语用推理的关系问题,我们在论文第六章探讨。 当前的认知语言学一致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修辞装饰,它是在同一理想化 认知模型(IcM)中运作的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 定义的核心概念,传统研究把邻近关系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具体的空间接近关系, 而认知语言学则把它理解为概念层面上的接近关系。Lako行(1987)更是把转喻邻 近放到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框架中来审视;CmR(1993)从体现在同一认知域或 域矩阵(domain m砌x)的百科知识出发来考察转喻的邻近性;Blallk(1999)和 们认为理想化认知模型更能概括转喻过程的本质,因此,在第四章,理想化认知 模型成了研究的重点。我们把处于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能生成转喻的概念关 系称为“转嗡生成关系”。处于ICM中的转喻生成关系主要产生于两个高层概念 结构中,它们是:(1)整体IcM与各部分:(2)ICM中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 部分结构生成借代人和事物的转喻,部分与部分结构主要生成表达事件和状态的 转喻的分类向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关涉到对转喻本质的理解。通过对以 de 往较有影响的分类的比较,我们赞同RuizMendoza的看法,间约地并高度图 式化地把转喻分为“低层”和“高层”两类,高层转喻对语法结构有重要影响, 我们把它放在第五章单独研究。 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是最近才被学界认识到的,至今,就我们所知,只有 不同的砑究路向,从形式化的角度研究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是他的研究特色。 角度来考察转喻与语法构式的关系。在第五章,我们分析了一系列非动态谓词与 构式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进入典型行动构式的充要条件,圊时提出了一种字面 上属于非动态谓词进入行动构式的压制性解释。而且,借助自然推理图式“结果 代行动”这一概念转喻解释了静态构式中的构式义对词汇义的压制机制。本章的 焦点主要集中在概念转喻“结果代行动”与压制的关系上,分析了一些典型的构 式如be+Adj/NP,被动句和否定句等。本章的后半部分讨论了两种构式蹄】7l谢i 工如f月P胛和Fp他rj抽谢ⅣP内的词汇义对构式义的压制,对腑口,j彻r胛构式作 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指出该构式的原型意义会转喻性地生成至少两种更具体的意 amle啪t 义:分类义和致使义。换言之,两种意义是由原型义的详细解释“wh8tis propertyoftllatN”促成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入认识到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以及转喻在话语理麓中的 作用,压制与转喻的关系将会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课题。据P姐ther Thombu培(1999b),概念转喻至少有如下两种解释作用:其一,当构式义与另一 意义(词汇义或另一构式义)发生冲突时,它能帮助我们推导出压制义。当句子 中无法建立如“结果代行动”这样的转喻关系,则压制失败,句子不合格。其二, 当句子呈现构式的原型义时,概念转喻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具体的意义。在这种情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