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应用 【摘 要】空气、土壤以及水体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加重是现阶段许多工业化国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随着污染的加重,寻找一种高效、经济且对环境扰动小的治理方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替代技术发展迅速。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减少污染物浓度的一种修复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广泛开展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环境的试验研究,并且应用于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修复中。 【关键词】生物修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污染治理 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化学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和处置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土壤和水体中,使得土壤、水体及空气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加重,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找一种高效、经济、持久且对环境扰动小的治理方法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在二十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Cornell大学任教的Martin.Alexander与他的学生展开了农药在土壤中可降解性的研究,为后来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1]。但人类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现场仅有30年的历史,首次记录实际使用生物修复是在1972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Ambler清除管线泄漏的汽油[2]。最初生物修复的应用范围仅限于试验阶段,直到1989年,埃克逊油轮在阿拉斯加泄油事件为生物修复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机会,同时生物修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认可。1991年,第一届原位生物修复国际研讨会在美国的圣地亚哥举行,各国学者在会上对生物修复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总结,进一步促进了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3]。2002年10月Science专门刊登环境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特辑[4]。可以预料,生物修复将是21世纪初环境生物技术的主攻方向之一。 1.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小存在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生物修复方法是利用土著的、引入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消除或富积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学过程。应用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等,而且这种处理方法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总体而言,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类低耗、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环境生物技术。 大体上,可以将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就地生物修复)即污染土壤或水体不经过搬运或运输,而是通过投加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等方法进行原位生物降解。异位生物修复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受污染物质搬离原地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常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与水体多采用该技术。 2.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1生物修复技术在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随着电镀、制革、印染、化工等工业的发展,重金属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中的痕量重金属如铅、铬、镉等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的神经系统、肝脏、骨骼具有毒害作用,甚至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极大地危害了人类健康;而镍不仅被认为是致癌物质,还会通过基因遗传影响后代。因此,有效地去除重金属污染也成为当前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传统的处理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方法很多,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反渗透法、萃取法、活性炭吸附法、膜分离法等[5-6]。它们各有优点,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投资大、能耗高、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特别是在处理低含量重金属污染时,其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将低含量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生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毒性,该技术主要通过2种途径来达到净化作用。①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②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2种类型。 微生物法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改变金属原子、金属离子的形态使其沉淀,以达到去除有毒重金属的目的;或者利用微生物改变金属离子的价态使金属溶于液体中,从而易于从土壤中滤除。此外,还发现海藻、酵母菌等对金属具有较强的生物吸附能力。Hap等[7]发现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出的Enterobacter cloacae,Klebsiella spp.微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中高浓度的镉、铅、铬,而且细胞繁殖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践与探索.doc
- 深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加强工会积极作用.doc
- 深入探讨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若干问题.doc
- 深入挖掘特色小吃价值推动小吃街建设.doc
- 深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doc
- 深化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思考.doc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doc
-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探究.doc
-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几点建议.doc
- 深圳假日广场基坑水土压力分布探讨.doc
- DB43_T 262-2024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x
- T_CTES 1072-2024 长丝绒朵(气绒)絮片.docx
- DB45∕T 1887-2018 地理标志产品 古辣香米.docx
- DB53_T 1256.2-2024 党政机关后勤服务管理规范 第2部分:日常服务.docx
- DB3210_T 109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高邮湖大闸蟹.docx
- DB11∕T 1546-2018 自动气象站数据交换格式规范.docx
- DB45∕T 1954.4-2019 两面针 第4部分:药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1∕T 1583-201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与评估细则.docx
- DB43∕T 1800-2020 节约型机关示范单位评价规范.docx
- DB11∕T 1574-2018 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评价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df VIP
-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烟酒有危害》(课件)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TCSMT-微光场景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构建要求.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4课 制作数字小报 课件.pptx VIP
- 2025宁夏德润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络安全与信息风险防范措施培训研讨授课.pptx VIP
- 煤矿地质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质量调研试卷附答案.pdf VIP
- 物联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V17.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