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分析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分析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持续性、系统性的问题,受经济发展水平、时代背景、地域、高校和政府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Hunan ――Based on the Esearch in Changsha City LIU Ni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persistent, systemic problem.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1 研究背景 湖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逐年增加,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结构性矛盾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对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和探讨,希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状况,起到“窥斑见豹”之效。 此次调查选取长沙市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覆盖各学校,涉及各学院,调查各专业”的原则展开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成功回收451份,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90.20%。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198人,占51.43%,女生187人,占48.57%;从层次来看,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人数分别为45人、228人和112人,各占总人数的11.68%、59.22%和29.10%;从统计结果来看,各方面较符合实际情况,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 2 调查结论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就业状况从整体上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 2.1 就业流向呈现出结构性失调发展 2.1.1 高校毕业生麦克思就业流向的特点 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就业流向定义为: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种情况。依据麦克思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定义,结合调查数据,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为9.62%,其中1.04%的人在继续寻找工作,5.71%的人正在读研和2.08%的毕业生准备考取公务员。另外,已找到工作,但工作与专业无关的毕业生人数比例接近于已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比例,这说明社会需求开始多元化,高校专业的设置开始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2.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多趋向于东部沿海地区 就业流向除了麦克思定义的9种就业状况以外,笔者认为,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流动和就业意愿取向也属于就业流向。区域流动是指高校毕业生从高中所在地区流向大学所在地区,再由大学所在地流向工作所在地的流动。而本次调查,主要是调查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所在地区流向工作所在地区的流动。 表1 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就业意愿表 如表1数据所示,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不愿意去西部或者留在中部地区就业。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中西部地区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较东部沿海地区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能提供的职位也存在差距,所以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就业。 2.1.3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存在结构性失调现象 “极化”是发展极理论中用来描述发展极与周围地区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如老师推荐、学校招聘会等,选择向某一地区
文档评论(0)